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共和国不会忘记】袁隆平: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19-09-25 22:18 来源:央视网 编辑:张文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系列报道《共和国不会忘记》今天(9月25日)为您介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让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不久前,在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袁隆平对上万名青年学子讲述了他的两个梦想。

  刚刚过完90岁生日的袁隆平,笑称自己是个“90后”,他现在几乎每天还要去试验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上世纪50年代,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灵感来得突然,而研究之路漫漫。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此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

  2016年,袁隆平又带领团队,向“海水稻”发起挑战,并在新疆、山东、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开展测试。

  目前,袁隆平正在研究第四代杂交水稻,他透露,超级稻有望在今年10月,实现亩产1200公斤,计划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大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壮丽70年·14市州巡礼 生态陇南展新颜 立体交通助腾飞 图解|壮丽70年·14市州巡礼 生态陇南展新颜 立体交通助腾飞
  • 成少平带队督查S25静天高速公路麦积段控制性工程开工点协调保障工作 成少平带队督查S25静天高速公路麦积段控制性工程开工点协调保障工作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麦积区举办“70年辉煌我们走来”教育系统文艺汇演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麦积区举办“70年辉煌我们走来”教育系统文艺汇演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麦积区大型秦腔古装剧《玉兰仙子》在秦州大剧院专场演出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麦积区大型秦腔古装剧《玉兰仙子》在秦州大剧院专场演出
  • 成少平督查马跑泉公园菊花展暨马跑泉公园万人游园等系列活动筹备情况 成少平督查马跑泉公园菊花展暨马跑泉公园万人游园等系列活动筹备情况
  • 成少平带队督查麦积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筹备情况 成少平带队督查麦积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筹备情况
  • 省慈善总会考察调研慈善援建武山县塘坝项目 省慈善总会考察调研慈善援建武山县塘坝项目
  • 听老党员讲初心——宋西祥:活到老学到老 党的精神不会老 听老党员讲初心——宋西祥:活到老学到老 党的精神不会老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