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70年,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原标题:中工时评:70年,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郭振纲
图为,工人在广西兴业县一家“就业扶贫车间”内加工乒乓球拍。图片来源,新华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持续不断扩就业领域,到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稳就业规模,再到将就业作为宏观政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多策并举,多力共襄,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亿万百姓的“饭碗”更加稳固,美好生活的基础更加扎实。
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如果粮食足则国家安,那么就业足则民心稳,民心稳则预期好,预期好则抗压强。
1949年,全国就业人数只有1.8亿人,2018年,增加到7.8亿人,增幅达329.1%,高出同期全国总人口增幅1.7倍。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国家劳工组织和世界权威机构认定:“中国就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一致肯定中国交出了亮丽的就业“答卷”。亮丽的“答卷”背后,是党和政府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的成果。
随着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业主要根植在第一产业,依赖于第一产业,到当前就业更多靠第三产业。2018年,我国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6.1%、27.6%和46.3%。从一产到三产,就业结构完成了从“金字塔形”到“倒金字塔形”的华丽转身。就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其背后蕴含的是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调整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殷实和富足。
伴随着就业总量的稳定增长和就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民众的就业权益得到了显性提升:劳动报酬不断增加,最低工资保障线和企业工资指导线作用凸显;职工的休假权益得到持续保障,从单休制扩大到双休制、黄金周,带薪休假逐步落实。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全年法定休息日才59天,现如今全年休息日可达120天以上;从大学生“一次分配定终身”到双向选择,从铁饭碗到造饭碗,从安排就业到支持创业……改革释放了巨大的就业活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解决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就业让人民群众实现了从满足温饱、迈向小康再到追求美好生活的一步步跨越。就业夯实民生之本之路走得从容、扎实和坚定。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