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中秋 神州同此清澈
光明日报评论员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佳节至,团圆的气氛,思念的情愫,幸福的期许,这些元素将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精神紧紧相连。不论身在何处,当碧空明月升起时,我们就不会孤单。
中秋是享受传统文化赋予“团圆”的日子。中秋对中国人来讲,意义非比寻常。作为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秋季大节,其文化积淀深厚、节日习俗丰富,历经千年演进,业已成为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对唐人来说,八月十五是最好的时节:“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宋人特重中秋,自太宗起,赏月之风大盛、节序诗词多彩,更将“团圆”二字确立为节日主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诗词之美,记述了繁华,也勾勒出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凝聚起亲族情谊,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共同财富,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得以休憩心灵的港湾。
中秋是珍惜时代给予生活“幸福”的日子。中秋之美,在品味文化趣味,更在乐享太平盛世的幸福。动荡中的心灵对中秋更为敏感:明末清初,张岱在中秋写下了“叹我家国飘零,水萍山鸟,到处皆成客”,感叹山河变故,家国之痛刻骨铭心;在抗战老兵的回忆中,中秋没有节日,而是各地不同规模的战斗不断上演。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统节日在凝聚全国民众、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爱国主义中的积极作用。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仍然有月饼供应到市场上,月夜一家人共同品尝月饼,是老人们珍贵的记忆。而今,许多人远离故土去远方奋斗,但在中秋这一天,或通过电话问候聊慰相思,或乘坐飞机高铁一日千里回家团圆,与家的距离大大缩短,与幸福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有时代进步的原因,更少不了祖国强大的支撑。
中秋是积蓄力量为未来美好生活奋斗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一句,勉励“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传统文化节日,寄托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中秋代表了中国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月圆之夜是团圆之时,全家团聚不忘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正是这种从小家到大家、从个人到祖国的精神脉络始终呈现着巨大力量,一代代人接续努力,我们才有了中国今日之成就。
在这个收获的节日、欢乐的节日,我们共享美丽中国的幸福,整装再出发。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3日 01版)
相关新闻
- 2019-09-09@党员干部:中秋将至,有份节日提醒请您查收
- 2019-09-09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活动迎来中秋专场
- 2019-09-08香港中秋探访团慰问驻港部队官兵:谢谢你们守卫香港,我们都是一家人!
- 2018-09-19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开展中秋国庆重阳节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