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年 助“绿”中国版图

19-09-05 09:57 来源:新华网 编辑:沈文刚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实践——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年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胡璐、蔡馨逸、林碧锋

  9月,陕西省延安城区以东30公里的薛张流域,满山披绿,生机盎然。山上种植着阔叶林和针叶林,山腰经营着梯田和苹果园,山下则是鱼塘和大棚。

  “退耕前,流域内全是荒山荒坡。”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乡长杨树伟感慨道。如今,当地林草覆盖率已由退耕还林还草前的18%增长到90%以上。

  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退下来田、还以林草,带来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

    退耕还林还草助“绿”中国版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介绍说,1999年以来,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08亿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1.9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63亿亩、封山育林0.46亿亩。

  他说,通过一“退”一“还”,工程区生态修复明显加快,林草植被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多百分点,一些地区提高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百分点,生态面貌大为改观。

  在陕西,延安市累计退耕还林107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9个百分点。昔日“山是和尚头、水是黄泥沟”的黄土高坡,如今变成了山川秀美的“好江南”,实现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的成功样本。

  在贵州,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对近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发挥了重要作用,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

  张建龙说,20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造林面积占我国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目前成林面积近4亿亩,超过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的三分之一。

    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更健康

  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国家林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退耕还林还草每年在保水固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等方面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达1.38万亿元,涵养的水源相当于三峡水库的最大蓄水量,减少的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流失量相当于我国年化肥施用量的四成多。

  近年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减少”、程度呈现“双减轻”,退耕还林还草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11至2016年,我国石漠化面积年均缩减3.45%,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贡献率达65%。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长江上游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控制性水利工程的兴建是长江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专家表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退下来,种上树和草,是从源头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固碳增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让农民更富裕

  “2016年以来,我把5.4亩退耕地都种上了芒果,去年挂果就卖了1500多元,3年领到补助资金6400元。”不久前,53岁的云南省龙陵县勐糯镇沟心寨村村民杨满招一边做着家务一边说,种经济林果既绿化了荒山荒地,又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下一步,我准备在林下再养些鸡!”

  2005年以来,勐糯镇共实施退耕还林5151亩,其中种植核桃912亩、芒果1239亩、澳洲坚果3000亩。勐糯镇林业站负责人李家有介绍,当地通过退耕还林项目发展特色林果种植,还带动全镇4个农村社区、2个村委会发展经济林2万多亩。

  农民群众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建设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全国4100万农户参与实施退耕还林,1.58亿农民直接受益,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截至2018年,退耕农户户均累计获得国家补助资金近9000元。退耕后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后续产业增加了经营性收入,林地流转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外出务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大多是贫困地区,工程的扶贫作用日益显现。据国家林草局对100个退耕还林还草样本县的监测,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覆盖率达18.7%。2016至2018年,全国共安排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关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946.6万亩,占三年退耕还林总任务的近四分之三。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也极大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粮食生产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许多地方走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实现了地减粮增、林茂粮丰。

  同时,各地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培育的绿色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新型业态,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西关枢纽站:今起在这坐车别上错了! 兰州西关枢纽站:今起在这坐车别上错了!
  • 唐仁健在白银调研黄河治理保护工作时强调 开展大保护大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唐仁健在白银调研黄河治理保护工作时强调 开展大保护大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力“冲刺清零” 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力“冲刺清零”
  • 铭记初心使命 凝聚前行力量——甘肃省以“三个典型”引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铭记初心使命 凝聚前行力量——甘肃省以“三个典型”引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69)】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 戈壁大漠上的绿色传奇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69)】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 戈壁大漠上的绿色传奇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70)】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70)】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72)】习近平总书记在张掖考察特别报道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72)】习近平总书记在张掖考察特别报道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71)】扮美夜金城 助力夜经济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71)】扮美夜金城 助力夜经济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