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习近平始终念兹在兹!
原标题: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习近平始终念兹在兹!
安居方能乐业。 住房问题是民生大事,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
“不断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 ”百姓的住房,一直令习近平牵挂。 考察调研时,他总是关心百姓住得好不好、房子暖不暖; 谋划改革时,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盘考虑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习近平夙兴夜寐,且行且思,只为给亿万人民一个温暖的家。
每一个新年伊始,他都念念不忘百姓的家
每一次基层调研,他都要亲眼看看百姓住得好不好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考察。在火普村,他走进贫困户吉地尔子家的新居,察看住房功能布局。 他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2019年凉山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开工率已达71.2%,三河村首批29户、168人,告别了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统一搬进了新居点宽敞明亮的新房里。
△四川昭觉县三河村吉好也求一家人在新居前合影留念
2014年1月,习近平来到地处边陲的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 当时74岁的林业工人郭永财一家6口人住在38平米简陋平房里,习近平踏雪走进他家,察地窖、摸火墙、坐炕头,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来到兴安盟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慰问74岁的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一家。
当年6月,郭永财一家就告别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敞亮的新楼房。
△郭永财一家搬进新房
2018年9月,习近平来到辽宁抚顺实地考察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 在纺织厂退休女工陈玉芳家,习近平关切地询问搬迁花了多少钱、看病方便不方便、社区服务好不好。 当听说他们从60平方米的危房搬进了现在90多平方米的新楼,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水电气供应有了保障,公共服务进了社区,习近平十分高兴。 习近平表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首先要把民生保障好,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好。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辽宁抚顺市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
每一项住房保障举措,他都全面谋划部署推进
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要有序推进易地搬迁扶贫,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要把这件好事办好、真正使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就必须加强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谈房子的定位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2019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百姓住房,饱含真情的话语温暖你我,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直抵人心,扎实有效的举措落地有声。
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在多数地区,居民的住房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百姓生活里是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