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央视网消息:让农民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新中国的第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湖北山村。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由医生自发组织,并推广至全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影响和造福了亿万农民。
这里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乐园村。53年前,在这个群山环抱,地理位置十分闭塞的贫困山区,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没有集体医疗,百姓面临着缺医少药的局面。1966年冬天,湖北乐园村爆发了麻疹、百日咳,村里先后有两户人家的孩子去世。当时在乐园村行医的“赤脚医生”覃祥官看到了村民们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创造性的提出了合作医疗制度。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合作医疗费,每次看病只交5分钱挂号费,吃药就不用再交钱。
覃祥官徒弟 原乐园村卫生室医生李兴成
覃祥官徒弟 原乐园村卫生室医生李兴成: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资金不够用,一人一块钱,哪能(够用)呢,我的天,一天就把他全年的药钱都用光了。
合作医疗基金存在很大缺口。为此,覃祥官等村医使用土医、土药、土药房,药品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合作医疗制度让无法就医的百姓享受到了实惠,为了不让合作医疗这件好事儿“夭折”,当地老百姓纷纷加入种药、献药、采药中。
两年后,乐园村的合作医疗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广,惠及了亿万农民。随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积累了丰富经验。2003年开始,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我国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深化、逐步升级。为了不让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15年1月,各级财政提高了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2016年,国家进一步将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覆盖13亿城乡居民,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截止2018年,中国已有581万因病致贫返贫户实现脱贫。2018年7月,国家开始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对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在县域内看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2003年,我国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10年,新农合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达到450元;
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完成。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