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央企逐梦】师徒共同谱写“一带一路”上中缅“胞波”情(组图)
原标题:【“一带一路” 央企逐梦】师徒共同谱写“一带一路”上中缅“胞波”情(组图)
中国师傅孟凡瑾向缅甸徒弟佐列介绍设备(摄影 洪荃诠)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洪荃诠 高佳义):2015年7月,26岁的佐列离开家乡,独自一人来到缅甸若开邦皎漂马德岛,从此便加入了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这个大家庭。在马德岛上,他不仅结识了很多来自中缅各地的同事,还与自己的中国师傅结下了深厚的师徒之情。
作为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皎漂马德岛的安全平稳运行对整个项目来说尤为重要。为此,马德岛上专门设立了应急抢修中心,配备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抢修队伍,缅籍员工佐列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四年前,刚到这里工作的佐列还只能完成一些普通的焊接工作,直到两年前,他认识了自己的中国师傅孟凡瑾,在师傅的传授下,他的焊接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他说:“现在我已经熟练地掌握焊接这门技术了,这都得归功于我的师傅孟凡瑾给予的正确指导,他待我像亲人一样,我能有现在的水平都得感谢师傅。”
孟凡瑾来自中国黑龙江,2017年他来到马德岛抢修中心工作,第一次见到了佐列,他对这个缅甸徒弟的印象非常深刻,觉得佐列这个小伙子不仅人长得帅气,还透着一股聪明劲儿。佐列不仅聪明,还特别勤奋好学,孟凡瑾回忆道,刚开始教佐列焊接技术的时候,他还不是很熟悉,有一次不小心烫伤了自己的手,这让作为师傅的孟凡瑾倍感心疼,亲自给佐列抹了药。同时,他也被徒弟的刻苦认真所感动,孟凡瑾说:“我问他疼不疼,他说不疼,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也挺感动,他不怕苦不怕累,因为焊接这个工种比较苦比较累,你没有自身的毅力是学不成的。”
经过两年的相处,师徒俩的感情越来越深,就像家人一样。不过起初,由于师徒两人来自天南地北,语言不通,生活和工作习惯也不尽相同,这曾给师徒俩造成了不少困扰。聪明的徒弟有时会有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完全按照师傅的指导来进行操作,师傅对此难免会恼火,但还是一遍又一遍地给他做示范,最终佐列也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他说:“有时候我还比较固执,会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用自己的方法在焊接,师傅告诉我不能这样焊,那是错的,但是一开始我不接受,他就亲自给我做了示范,我这才明白正确的焊接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经过中国师傅的悉心教导,原本只会普通焊接的佐列,现在已经掌握了焊接高压管道的技能。勤奋好学的佐列不仅在焊接学习方面十分刻苦,还积极地尝试学习钳工、电工等维修技能。2017年,佐列被评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年度优秀缅籍员工,作为师傅的孟凡瑾也真心为他感到骄傲,他说:“他因为工作中的种种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选为优秀员工,也送他们去中国学习交流,我们为他感到高兴。我衷心地希望他能把我身上所有的焊接技术都学会,我也很愿意把我所有的焊接技术都传授给他。”
在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缅籍员工的用工量达到70%,这里有很多像孟凡瑾和佐列这样的师徒,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让他们之间不仅有师徒之情,还有友情和亲情。他们一同奋斗在“一带一路”沿线,用行动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平凡却感人的中缅“胞波”友谊。
孟凡瑾教授佐列焊接技术(摄影 洪荃诠)
孟凡瑾和佐列一同检查设备(摄影 洪荃诠)
结束一天工作的师徒俩在一起聊天谈心(摄影 洪荃诠)
师徒俩下班后一同打球(摄影 洪荃诠)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