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全国两会特稿】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破30万亿元,出口额、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
“得益于40年改革开放,中国外向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站上新的起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副研究员杨长湧表示,在外部市场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贸易强国建设开局良好
对于去年的外贸成绩单,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用“好、多、广、强、优”5个字给予了评价,即营商环境好、外贸企业多、贸易伙伴广、增长动力强、质量效益优,实现了贸易强国建设的良好开局。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跃升至第46位,较上年提升了32位。
去年以来,我国主动降低了药品、汽车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有效促进了外贸进出口的增长。据统计,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由2017年的43.6万家提升到2018年的47万家,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贸易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与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贸易合作交往进一步加强,贸易布局更趋合理、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外贸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多措并举促外贸稳增长
当前我国外贸领域依然存在着较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进一步传导到贸易领域。
“虽然困难和挑战在增多,增速也可能放缓,但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没有变,建设贸易强国的前景是光明的。”杨长湧说。
李魁文也表示,我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中央围绕稳外资稳外贸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红利今年有望进一步释放。
据悉,在减税降费方面,先行试点的关税保证保险有望全面展开,中小企业将从中普遍获益;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其在进口相关科研和科技开发用品时将享受到免征进口税等优惠。
此外,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方面,海关等口岸管理部门将继续推进“多报合一”改革,进出口企业可直接使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一次报送”企业年报,通关“一体化”举措将给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
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是关键
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培育我国外贸综合竞争新优势是关键,这不仅是基于应对传统竞争优势弱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专家表示,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我国外贸发展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品牌、标准、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继而实现我国开放型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转型过程中,要以产业转型为支撑,加快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杨长湧表示,要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多元化外贸市场,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同时继续扩大进口,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夯实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掘并利用好诸如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及产业配套能力完备等优势,让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我国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新优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相关新闻
- 2019-03-04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田”(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2019-03-04“我们的获得感更强了”——中国一年来的民生答卷
- 2019-03-04代表委员畅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成就:这一年,我们走得很坚定
- 2019-03-04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上的二维码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