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北斗领域二十年 一家民营企业的“国家担当”
原标题:扎根北斗领域二十年 一家民营企业的“国家担当”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从区域走向全球,这也是莫晓宇扎根北斗领域创业的第二十个年头。
作为成都振芯科技的创始人,莫晓宇带领团队全程参与我国北斗卫星工程,支持并推动了北斗设备零部件绝大多数进口到全面实现国产化。还是这样一个团队,通过不懈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发展成为北斗终端的最大供应商,同时构建“元器件-终端-系统及运营”完整产业链,在高性能集成电路板块,是首批承担“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项目企业中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是国内DDS研制水平最高的单位。
“我们选了一条最难的路,但同时也收获了最丰厚的明天。”莫晓宇这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国家利益就是企业利益
谈到创业的初心,莫晓宇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的痛点难点就是企业的出发点,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是企业的核心利益。”
作为一个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深知在残酷的战场上重要的不仅仅是弹药补给是否充沛,作战导航系统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影响着自己与战友的生死存亡,这也是他确定参与北斗卫星工程的主要原因。
“当时我国科技水平较弱,虽然有越南地图,但精确性较差,偏差高达2至3公里,这对于战术攻击来说,是很可怕的。”莫晓宇说,虽然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场胜仗,但如果当时拥有准确的导航系统,前线作战部队会有更多人活下来。而越战的影响,让莫晓宇这个有着国家情怀的老兵,坚定不移地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希望不再因这些问题受制于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002年,公司成立了新的团队,开始涉足自主芯片研发。
对于当时的中国企业而言,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面临着种种鲜为人知的困难,一方面来自于国外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另一方面也来自企业资金和人才的压力。
“没有任何成熟的技术可以参考,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作为第一个民企技术员进入国家相关专业组的技术带头人,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洪强这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回忆。
不懂就自己学,请不到最优质的科研人员就自己培养。花了一个月时间看了相关的技术文献等资料,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就这样开始了相关的研发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一干就是两年多。
“我们当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振芯科技的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企业,更是早已研制、发展多年的国外企业,我们只有站在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未来有更大的舞台。”莫晓宇说。
正因为此,振芯科技在充分吸收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不断自主投入,加大科研力度。不同于一般高新企业科研投入占营收8%至10%的比例,振芯科技研发投入长期维持在15%至20%之间。
“在2005年到2006年,公司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减少研发投入。”杨洪强介绍说,彼时,因技术制约公司的营收较少,公司便决定保证基层员工收入,暂时停发领导层工资,其余全部投入研发。
正是在像振芯一样自主创新的企业支撑下,我国核心元器件产业发展迅速,核心电子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以北斗三号为例,国产化器件占比达到98%。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报告显示,相比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系统覆盖范围从区域走向全球,定位精度由10米量级向米级跨越。
用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市场
无论是自然大灾害的地震,还是重要活动的保障,背后都有振芯人默默的支持和保障。也许很多人不知道,2008年从汶川地震传回来的第一条消息,正是通过国星通信(振芯科技负责北斗终端的子公司)制造的终端设备发出的。
“可能是因为我们团队党员多,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事情,我们从来没有讲过条件,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念和态度,让我们打造出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也赢得了更多的市场和客户的信赖。”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章指着挂满一整面墙的锦旗和牌匾这样对记者说。
市场是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的,靠的正是这样一支铁军意志的团队。2015年时,北斗技术支持团队走遍了中国所有边防线,无论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还是路途遥远的漠河。
在关键技术的攻克上,作为民营企业的振芯并没有强大背书,而与之相对应的,它的竞争对象却大多是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其难度可想而知。
“技术人员们经常为了一个指标连续多天通宵,提高比件过程中的优越性。”杨洪强说。
他说:“即使是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的情况下,大家都仍然坚持着,解决了很多关键性技术瓶颈,也让我们最终在很多项技术上做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正是振芯人的不断坚持和创新,公司不仅获得多个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同时还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和国内最大的北斗终端供应商,也是西部唯一获得北斗运营资质的企业,首批承担“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项目企业中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
打造协同发展良性生态圈
“在科技创新方面,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更多精英人才,更需要耐心,很多技术研发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用简单的绩效考核来约束团队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莫晓宇说。在他看来,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性的技术领域,我们国家的差距还很大,需要十年到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来赶超,这其中,除了政府进行政策引导和配套设施的保障和建设,同时应该加快形成高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多方参与的协同发展良性生态圈。
对于公司下一步的计划,莫晓宇告诉记者,目标是将振芯打造成为全国卫星应用的领军企业,继续加强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创新。同时在未来将继续发力后方市场,保持振芯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各个板块的整合力度,为用户和客户提供卫星综合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
军民融合板块也是振芯未来发展的重点。据了解,振芯科技全面布局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领域,构建卫星互联网服务产业链,产品将从特种行业向大众消费领域拓展,有望从北斗导航设备商升级为空天信息一体化服务提供商。
“目前智慧城市只解决了高清视频采集,没有解决视频下一步的AI化和大数据化,例如可以描述行为状态和决策一些工作。因此,未来将推进智能化,推广视频大数据,类似真实世界的虚拟化,构建数字化市场,数字化的城市,数字化的空间。”莫晓宇说。
在资本运营方面,莫晓宇透露,将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推进公司的发展战略,延伸业务领域;依托技术积累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产业基金,提高对外投资和产业并购的质量和广度,不断增强公司的产业发展厚度,不断聚集较大规模的产业资本,孵化前沿战略产业技术和产品,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水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