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与我们的生活
原标题: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与我们的生活
一片热土的开放
宁夏一家出口企业负责人回忆,过去货物出入境需通过沿海口岸转关,通关往往要排上十几个小时长队,加上海关手续办理、候车装运等,往往要耽误近10天的时间。
现在,打开网页提交申请,海关通过审批平台办理业务……这样高效便捷的场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银川海关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2017年7月1日起,银川海关正式纳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宁夏向东有了直接的出海口,向西联通了中亚及阿拉伯国家。
确实,不沿边、不靠海,地处内陆腹地的宁夏,没有在望洋兴叹的失落中徘徊不前,而是涌起拥抱世界的激情,向着开放高地迈进。
1991年5月29日,银川海关筹备组设立;1995年8月,银川海关批准成立;1997年10月26日正式开关对外办理业务,负责宁夏全境各项海关业务。
从第一本加工贸易纸质手册的办理到联网监管时代大范围推广加工贸易电子化手册,从第一票转关业务到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一站式”的快速通关;从“银川—香港”航班正式开通到“银川—昆明—曼谷”“银川—迪拜”顺利首航……
近年来,银川海关坚持走开放创新之路,助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参与宁夏的国际物流产业规划建设论证,大力支持灵武国际空港、惠农陆港、银川陆港等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宁夏电子口岸、航空口岸建设,增强内陆口岸功能,打造便利化通关环境,填补了宁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空白、助推外贸稳定增长。
20年间,银川海关从建关时单一的转关查验,到现在涵盖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它物品,征收关税和其它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和其它海关业务。随着业务量的增长,现场业务处、银川海关驻机场办事处、银川海关驻石嘴山办事处3个派驻机构和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银川分中心相继成立。
今年1月-11月,银川海关监管货运总值9.5亿美元,比建关之初增长34.5倍;验放报关单5227份,比建关之初增长19倍;实现税收入库5.9亿元,比建关之初增长91.6倍;监管进出境国际航班3296架次,比2007年宁夏首次开通国际航班增长11.8倍;监管进出境旅客及运输工具服务人员18.9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23.9倍。(记者 张瑛)
一位农民的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12月17日,说起自己的经历,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砖渠村46岁的肖永峰说,只要用心,总有机会。
农民出身的肖永峰,是银川一家物业服务公司的经理,负责银川市金凤区砖渠新村、福通小区一期等多个居民小区的物业服务。
肖永峰的爷爷曾在银川开了一家书店。年少时,肖永峰节假日就到爷爷的书店帮忙。在他的记忆中,1980年至1990年,到书店租书、买书的人多。他们还在医院门口、火车站附近设置书摊卖书,生意特别好。后来,网络迅猛发展,到书店、书摊买书的人不断减少,但开门店做生意的人变多了。1993年,肖永峰开了一家五金店,生意最旺时,一天能卖出几百元的货。
1996年,肖永峰发现建筑市场上对白灰浆、白灰膏的需求量大,便开了一家白灰加工厂,加工生产的白灰浆、白灰膏主要供给建筑公司和周边村庄。当时,肖永峰看到,农村的不少土坯房变成了砖房,有的还盖起二层小楼房,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
2005年,肖永峰担任砖渠村一队队长后,便停下了白灰加工厂的生意,集中精力负责一队的事务,主要是挖渠、修路、打扫卫生等,虽然事情多,但也锻炼人。接着,肖永峰成立劳务公司,动员一队村民入股共同闯市场。介绍村民到工地打工,从事维修工作,到影视城当群众演员,劳务公司成了一队村民找工作、促增收的好帮手。入股村民不但得到更多就业机会,年底还能拿到股金分红,日子越过越滋润。
“随着银川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小区多了,对物业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这让我看到了大干一番事业的机会。”2012年,肖永峰成立久天物业有限公司,负责多个小区的物业工作,有员工90余人。
“小区物业虽然杂事多,但能为居民服务,我感到很开心。”肖永峰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幸福。(记者 陶涛)
一家医院的改变
“以前缺医少药,现在未病先防、病有所医。改革开放40年来,宁夏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宁夏人民医院老专家、原中医科主任丁象宸说。
1963年,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毕业的丁象宸来到宁夏,从事儿科医疗工作。
“那时医疗资源紧缺,医院医生非常少,很多人慕名前来,于是我们与宁夏农垦职工医院联合开办住院部,设立病房。”丁象宸说。
1980年,宁夏人民医院才逐步开设了内、外、妇产、小儿、眼、口腔、皮肤、耳鼻喉、中医、骨科等门诊科室。
宁夏人民医院副院长、宁夏护理学会副理事长闫树英也深有同感。当时,闫树英从宁夏卫校毕业,被分配到刚刚建立的宁夏人民医院住院病房,工作条件非常简陋。一次,一化工企业30多名氯气中毒患者被送到急诊科,住院部为数不多的几张病床早就被占满了。闫树英急中生智,一边安排一部分病人躺在椅子上,一边跑到库房把所有的被褥翻出来,铺在地上,让没有床位和椅子的患者躺下就诊,而她自己则跪在地上为患者扎针。一次次跪下,一次次站起来,忙个不停,将患者挨个照顾完,已是两个多小时过去,她的膝盖也跪出了血。
如今,现代化的宁夏人民医院,拥有智能导医机器人、共享轮椅、AI机器人医生,借助互联网平台,群众可预约国内知名专家看病、手术,就医越来越方便。(记者 尚陵彬)
一名民警的本色
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但是对于从警27年的平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马晓灵来说,唯一不变的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91年,马晓灵正式入警,成为平罗县宝丰派出所管片民警,他靠着一辆自行车踏遍了所在片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以前出警基本是骑自行车,有一次一农户家的牛丢了,我和同事骑了2个多小时自行车才赶到现场。”马晓灵说。
凭着牛棚附近一条清晰的拖拉机车轮痕迹,马晓灵与同事判定牛是被拖拉机运走的。顺着车轮痕迹,马晓灵和同事又骑车一路奔走,来到20公里外的平罗县二闸乡,帮失主找回了牛。
“破获偷牛案,光自行车就骑了六七个小时。”马晓灵说,以前,一个民警每半年就能骑坏一辆自行车。
2000年后,派出所配备了警车,公安警种也越来越细化。
“如今我在平罗县城关派出所当社区民警,辖区16个村15个社区涉及10万人口,微信群就建了100多个,老百姓遇到事了,只需发个微信就能联系上民警。”马晓灵说,时代在变,初心不变,公安民警要以忠诚担当守护百姓安宁。(记者 李锦)
一个村庄的变迁
“一年累到头,肚里没油水。”这是改革开放前,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魏家桥村的真实写照。
“玉米面、菜叶是碗里的主角。”12月17日,年近七旬的村民孙树宏说,40年前,吃饱穿暖是头等大事。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魏家桥人的生活有了改观。魏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吴树兴说,1981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人均收入与上年相比翻了一番。
2006年至今,魏家桥村把3000多亩耕地流转给涉农企业。农民不仅获得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基地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获得双份收入。
魏家桥村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兴。吴树兴的案头放着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村里实施的各项改革。
2017年10月,魏家桥村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股改,将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人,使资产变股份、村民变股东。2017年12月,股东每人分得300元的分红。
“预计今年人均分红超过1000元。”吴树兴说,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有望达到1.5万元。
如今,村民住楼房、开私家车、当股东。楼房里自来水、天然气、宽带等设施一应俱全。魏家桥村自主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近100人,从“田把式”转身为“工薪族”超过1000人。全村家庭轿车拥有量达461辆。
“村民不仅有养老保险,看病还有医保、上学有补助、过节有福利。”吴树兴说,村集体年创收230多万元,每年都拿出30%的收入用于村里的各项开支和公益事业。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记者 高菲)
一本证件的办理
“您好,请将您的电子港澳通行证插入左下方的插卡口。”12月17日,按照语音提示,贺兰县的张女士不到3分钟完成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
以前,贺兰县群众办理出国境证件,必须先到贺兰县公安局出入境部门领取表格,到派出所及所在单位审核签字盖章,然后乘车到10公里以外的银川市公安局办理,来回需要跑好几个部门,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将个人信息送审,且提供手续复杂,办理程序繁琐,一个证办下来需要1个月。
2014年10月,贺兰县公安局出入境受理点正式启用,群众办理出国境证件从此不必再往返银川市区与贺兰县城,就近便可办理。当时,群众需要在出入境窗口前台完成填表、受理、缴费、补漏、档案数字化、审核,拿到一本护照的时间是5个工作日。
今年11月,两台自助签注一体机、1台出入境证件自助发证机正式在贺兰县“上岗”,集信息读取、签注打印、自助缴费、自助取证、签注查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现在,申请人只需持电子港澳台证,即可在自助设备上自助完成受理、审批、缴费、制证、发证全流程,整个办理流程只需要3分钟。(记者 陶涛)
一件制服的演变
12月18日早晨,刚走进办公室,银川市检察院干警陈向东脱下便装,更换上深色西服式制服,显得即干练又不失严肃。
检察制服的演变,折射出改革开放检察工作的巨大变化。
1978年7月3日,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成立。当时,银川市检察院和银川市公安局合署办公。70多岁的老检察人张佐儒回忆说,检察干警没有统一的服装,后来公安部门淘汰了一批服装,检察干警如获珍宝,算是有了统一服装。
1984年以后,银川市检察干警第一次统一着制服。夏装为米黄色,春秋冬装为豆绿色,佩以领花、肩章和戴有国徽的大檐帽。“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检察服,我们高兴地舍不得离身,觉得穿着十分光荣。”张佐儒说。
之后,检察服从颜色、款式多次做出改动。2000年后,新式检察服登上舞台,为佩戴胸徽的西服式制服,颜色选用国际司法界常用的深色,取消大檐帽、肩章和领花,以胸徽作为检察员的主要标志。
2016年,灵武市检察院筹建院史馆,向全院及社会各界征集与检察工作相关的老物品。从检33年的灵武市检察院检察干警沙晨红贡献出了一套女士裙装检察服。
“这套检察服是我最喜欢的。”沙晨红说,本想留在家里给自己做个纪念。从骑自行车抓捕嫌疑人到现在的电子定位,从手写法律文书到现在的打印技术,从手记笔录到如今语音录入……改革开放的40年,检察工作发生巨变,变化需要见证的物品。
“十分荣幸,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沙晨红说,这套检察服保留在院史馆里,就是一种见证。(记者 乔素华)
一个社区的温暖
“以前所有的事情,必须到户通知。现在通过互联网、微信群等,将各种惠民政策及时推送给居民,随时在线交流,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为居民服务。”12月17日,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荣锦苑社区党总支书记郑红说。
“我的孩子生病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我家了解情况,协助我们办理残疾证。为了减轻我的生活负担,又帮我们申请了低保。”辖区残疾人朱某的妈妈说。
郑红说,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更需要帮助,社区将动员更多的社区党员、爱心居民等组成志愿服务队,对需要帮助的重点人群给予更多的关爱。
80岁老党员包润说,这些年,他搬了3次家,从小平房到小高层楼房,房子越住越大,装修得也越来越好。
“居委会就是我的贴心人,我有什么事都要到居委会说一说,孩子们都在外地,有困难我第一时间就想起居委会。”居民刘际林说,这些年来,社区里的变化可真不小。
“荣锦苑社区不但有健身路径、图书室,还有居民活动室等,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更是鼓足干劲,服务群众。”郑红说。(记者 陶涛)
一种稳稳的幸福
养儿防老、土地养老、政策养老……40年来,随着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和推广,传统养老观念发生微妙变化。
“女儿待嫁,儿子准备高考,我已经领上了每月1040元的养老金,老伴再等2年也达到领取养老金待遇年限,是国家养老政策让我们吃上了‘定心丸’。”永宁县望洪镇靖益村56岁的苏进霞对自己的养老没有任何担忧。
“我们的长辈靠儿女防老,靠土地养老,到我们这一代变了。2014年,我家6亩耕地被征用,我和老伴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过得更自信,更幸福。”苏进霞的养老观念变了。
40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养老保险制度,让改革开放政策红利不断分享和落实到每一个人。
40年来,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了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财政补助兜底、当期收入和战略储备并重的筹资格局。
1986年10月起,我区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实现自治区级统筹,1996年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管理模式,1999年将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2008年至2011年,通过补建关系、补缴费的方式,我区将近23万“五七工”“家属工”等历史遗留问题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2009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区建立“新农保”制度,2011年新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双向转移,破除了劳动者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制度障碍。
2014年10月我区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政策阳光普照千家万户。通过30多年的发展,宁夏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已经覆盖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各类用工,城乡居民等所有群体,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全覆盖。
2005年以来,我区连续14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3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5次调整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2005年的701元增加到291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制度之初的55元普调到143元,最高的银川市达到243元。
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区企业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分别为184.9万人、181.7万人和30.3万人。
从中宁县林业局保安岗位退休的存庭贵,今年72岁,他平常与人聊得最多的就是养老保险。
存庭贵1995年从老家中宁县新堡镇刘庄村举家搬迁到县城,与老伴在县林业局谋了一份保安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但由于养老保险政策未完善,2010年前,他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2010年1月19日,自治区出台政策一揽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存庭贵与老伴刚好被纳入政策范围。如今,存庭贵的养老金节节攀升,从第一笔500元涨到了现在的1800多元,每年还能享受烤火费等待遇。
2014年,老伴不幸离世,按照政策,存庭贵从人社部门办理了老伴的丧抚费,领取了4.3万元,补贴了为老伴购置墓地花的3.8万元费用,大大减轻了负担。
“我一个看门老头都能享受退休金,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存庭贵感激地说。(记者 马钦麟)
“用写歌的方式来纪念家乡40年的发展和变迁,我认为是最好的方式。”12月17日,摘得吴忠市利通区原创歌曲大赛一等奖的选手金龙说。为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变化,他写了一首歌《老家》。记者 苏峰 摄
相关新闻
- 2018-12-20砥砺奋进新征程 扬帆起航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在知识分子中引发强烈反响
- 2018-12-20奋斗成就改革开放之美
- 2018-12-20【地评线】激荡创新潮 改革开放40年的主旋律
- 2018-12-20【改革开放40年·共话三农】从弱变强 民营企业发展正走向更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