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砥砺奋进 见证蓉城历史巨变
原标题:40年砥砺奋进 见证蓉城历史巨变
1979年,杨继瑞考入四川大学,学习经济学。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后留校任教。他在成都的住处,也从最开始系主任腾出的一间办公室变为单身宿舍、成套宿舍、集资房、商品房……
一路走来,如今已经是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的杨继瑞(本报首席观察员)就这样与所有人共同经历、一路见证了改革开放大潮下成都的经济发展,一路见证了成都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年的光辉历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都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过去40年,全市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正实现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0年城市崛起改变生活。用杨继瑞的话说,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成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面貌焕然一新的40年。
关键词 企业心声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元
如鱼得水
发展始终都是硬道理
提到通威集团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如今的通威集团已发展成为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的跨国集团。在新能源主业方面,通威已构建起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开发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新能源产业链。
四川人爱吃鱼,但在30多年前吃鱼却没有那么容易。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元清楚地记得,1983年,当时全国只有400多万吨的水产品总产量,而四川每年人均只有不到一斤鱼的消费量。那年春节期间,成都市场上猪肉0.99元一斤,鲤鱼却卖到了12元-13元一斤。当时,19岁的刘汉元在水电局机关从事科研工作,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创造了当时四川单位面积养鱼产量的最高纪录。
在改革开放的契机下,1986年,刘汉元在眉山成立了西南第一家鱼饲料厂——眉山渔用配合饲料厂,即通威的前身。当时,饲料厂生产的鱼饲料被取名为“科力牌”,刘汉元说这是取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
此后,通威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由一间小作坊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集团。目前,全球所有养殖鱼类中每5条就有3条是中国人养殖的,中国人每养的3条鱼中就有1条与通威有关。“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我们高兴地看到现在丰富多样的水产品已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刘汉元表示。
2006年,通威大胆跨界,从水产行业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并一路成长为全球光伏行业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今年11月,通威太阳能三期项目投产暨1GW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成都双流举行。随着项目开工,通威太阳能(合肥、成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电池产能超过8.6GW,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龙头地位。未来3-5年内,通威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预计将超过30GW,销售规模预计将超过300亿元,夯实其全球太阳能电池片领军企业地位。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取得了当今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天,当我们重温历史,再谈‘发展才是硬道理’仍然适宜,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发展还是硬道理’‘发展始终都是硬道理’。”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刘汉元如此说道。
“在全国范围内,成都的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在11月24日成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刘汉元与他的企业同时入选2018年成都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和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刘汉元指出,过去40年,民营企业家共同参与成都经济建设,为推动发展注入自己的力量。未来,民营经济还将与这座城市共同发展,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如今,历经36年的发展,通威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通威将始终聚焦农业与新能源两大主业,朝着打造高纯晶硅行业的世界级龙头,巩固并夯实太阳能电池、水产饲料行业的世界级龙头迈进。”刘汉元如是说。
成都英博格科技有限公司CEO刘克
新经济发展潮流奔涌向前
我们在成都快速成长
1978年,刘克两岁。彼时的他并不知道改革开放意味着什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脱口而出:“我庆幸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已过不惑之年的刘克,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一路走来,如今他已是成都潜在独角兽企业——成都英博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博格”)的CEO。在创新驱动的浪潮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他告诉记者,“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成都,非常及时地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对于人工智能产业,成都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人工智能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成都这片新经济成长的沃土上,我们正快速成长。”
发展潮流奔涌向前,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催生出一大批优秀本土新经济企业。然而,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人工智能发展早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却是在近几年。英博格创立之初,专攻智能硬件领域,但市场前景不甚明朗。”如何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中寻求一席之地?刘克向记者表示,“我们调研了美国、法国等诸多国家,在电子科大等高校专家的帮助下,最终决定将硬件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推出开放式服务机器人,设计出了‘奥叮’。”
随着“奥叮”机器人的面世,刘克也愈发意识到,公司要取得长足进展,必须在垂直领域深入下去,解决行业痛点。由此,“奥叮”相继在幼儿、中小学教育以及医疗、环保等领域发力,成功抢占发展先机。“比如,奥叮机器人已成功进驻到部分幼儿园,在智能教室控制、帮助老师陪伴儿童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再比如,公司在智能酒店、智能家居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目前已与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签订协议,共同进行网约房、民宿房的智能化管理。我们还正在与成都市公安局、四川省公安厅以及公安部对接,我们的智能酒店解决方案将有望在更大范围实施。”他说。
可以说,刘克的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而英博格的成长则见证了成都砥砺前行的新经济。自身发展与时代进步密不可分,不论是对成都的未来,还是对公司、自己的进步,刘克都充满期待,“未来已来,我们将继续扎根蓉城大地,书写新的辉煌。”
关键词 专家访谈
改革开放40年
成都经济迈上新台阶
霍伟东:北京吉利学院校长、本报首席观察员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四川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经济迈上新台阶,城市综合实力持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赶超。”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吉利学院校长霍伟东的这句话,掷地有声。
1996年,霍伟东来到西南财大攻读硕士学位,学校坐落在成都市二环路外的光华村。如今,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光华校区当时的样子。“彼时的二环,已经算是成都郊区,甚至是从光华村到天府广场,交通都非常不便。”40年过去了,现如今的光华村,已然是成都中心城区的一部分。“现在,不论是地铁、二环高架还是双流国际机场,抑或是2020年即将通航的天府国际机场,成都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成都已然成为西部最重要的城市,连续三年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正迈向世界城市行列。”霍伟东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霍伟东指出,作为城乡统筹示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它的美誉度不断提升,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文化、教育、体育各项事业的不断腾飞。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都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化为“三二一”,主导产业也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与工业主导并重”转变。对此,霍伟东表示,这是成都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未来的改革开放中,成都拥有重大机遇。”霍伟东告诉记者,这源于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对海内外优秀人才极具吸引力;源于成都良好的地理环境、营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生态优势;源于成都人民不僵化不教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智慧。
如何抢抓机遇?霍伟东注意到,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夯实产业支撑。其中,“东进”战略被视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这是成都未来面临的重大机遇之一,为成都未来发展谋划了更好的画卷。”他说。
对于近期成都市召开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真金白银纾困民营经济,霍伟东特别指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视民营企业家,将为成都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最后,他表示,“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证明,成都只有继续真正坚持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带领全市人民取得更大成绩,让人民拥有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都篇章。”
改革开放40年 生活越来越美好
杨继瑞: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本报首席观察员
“在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我有幸考入了四川大学,学经济学。我从四川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研究生,然后毕业留校任教。当时,留校任教学校还没有房子,经济系的系主任把办公室腾出一间让我住。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开始从办公室搬到筒子楼,然后是逐渐从单身宿舍搬到成套宿舍,再到条件更好的集资房和环境配套更佳的商品房……”昨日,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杨继瑞向记者讲述起属于他自己的改革开放40年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们自己和成都人民在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方面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杨继瑞说,上世纪70年代末,成都人民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体现家庭生活品质的“三大件”,结婚如果能够置办这“三大件”就是家境不错的代名词,而这些东西需要普通家庭省吃俭用才能消费得起,大概需要个人1年的收入。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新的“三大件”,这仍然不是人人都能买的消费品,大概需要个人3-4年的收入。上世纪90年代,“三大件”换成了彩电、摩托车、影碟机。
“进入21世纪,人们温饱已经基本解决,逐渐进入小康社会,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三大件’的演变也印证了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演变为电脑、房子、车子。”杨继瑞向记者细数“三大件”在这些年里的变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他注意到,“三大件”已经没有明确的概念,但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衡量有了更丰富的评判标准。“无论新的‘三大件’具体指的是什么,都包含智能化、个性化的需求,体现人们的品质化生活,体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实惠。”杨继瑞说。
“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0年城市崛起改变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的高品质生活。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成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面貌焕然一新的40年。”杨继瑞感慨地向记者介绍,2017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8元,比1978年的340元增长113.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比1978年的140元增长144.0倍。成都人民收入的增加助推消费需要正从消费数量满足迈向消费质量满足,消费也由大众化迈向中高端。
在他看来,改革开放40年,成都人民“吃”得更营养,“穿”得更时尚,“住”得更舒适,“用”得更现代,“玩”得更休闲,“行”得更快捷,“游”得更开心,“活”得更幸福。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都实践以及经验启示表明,坚守为人民而改革的改革立场,坚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改革方向,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创造伟力,坚守初心,推动改革再深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杨继瑞表示,在新时代,成都还要继往开来,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深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成都实践,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充分利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引导作用,做好消费结构优化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改革开放的盎然生机和内生动力让成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记者 温珙竹 李艳玲 刘泰山)
相关新闻
- 2018-12-19从一碗面,看40年变迁(一线视角)
- 2018-12-19“40年,那些难忘的瞬间”图片展在韩国举行
- 2018-12-18外籍专家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
- 2018-12-18【改革开放40年】令人振奋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