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40年伟大的变革 披荆斩棘成大道
原标题:焦点访谈|40年伟大的变革 披荆斩棘成大道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0年前,中国迎来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们先从这几样老物件讲起:28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叫“三转一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几样算得上是奢侈品了。这两样:大白菜、蜂窝煤,这是很多北方人记忆里过冬几乎是唯一的蔬菜和取暖的必需品。还有:粮票,在物资匮乏、粮食短缺的年代,粮票就是老百姓吃饭的命根子,没有粮票,寸步难行。如今,这样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想捡拾过往只能到展览上去体验了。
在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这个体现40年人们生活变化的展区总是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们。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墙角堆放的冬储大白菜、三轮车上的蜂窝煤等等,这些物品上记载着从物质匮乏年代走过的人们独有的记忆。
凭票购物,是一代人的记忆。因为短缺,那时候人们生活的吃穿住用行,几乎都离不开票证。大到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小到买一双胶鞋、扯几尺布都需要票。吃的就更不用说了,粮票、肉票、油票、奶票,连小孩子吃的营养品也需要凭票购买。
今年77岁的白少川曾是北京市粮食公司的总经理,在粮食行业工作50多年,有30年都在跟粮票打交道。
白少川告诉记者:“1978年的时候,粮店供应两白一黄:白面、大米、棒子面。而且供应品种单一,像面粉只有标准粉。要吃富强粉,只有等到春节的时候,每人供应2斤,让你年三十、大年初一,吃一份精致粉的饺子。香油只在每年春节的时候供应1两,拌饺子馅用。到了春节的时候每人供应半斤花生、3两瓜子,那时候的生活非常艰苦。”
老百姓吃的问题,根子在农村。40年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和其他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村一样,集体生产、吃“大锅饭”,在计划经济下,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
1978年春季就开始的大旱天气,让整个安徽的夏粮出现了大面积减产。那年冬天,快要走上绝路的小岗村农民们必须要找一条活路。在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位生产队队员在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他们紧张,因为在那个年代这是要被扣上“搞资本主义”的帽子。
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左”的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为束缚的手脚松了绑。就在那年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还通过了两份关于农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责任制,这其中就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就在实行“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的农民们尝到了“大包干”的甜头,但他们悬着的心却一直没能放下,他们在等待一个答案。
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实践。
1982年的新年,中央签发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一次吃到了定心丸的农民们终于放开了手脚。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铺开。
白少川告诉记者,1985年以后,农业连连丰收,粮食逐渐多起来。到了90年代初期,粮票作用越来越小了。1993年,粮票彻底走向历史博物馆。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的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跨越到超过6亿吨,老百姓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并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2018年,中国有了第一个专属于农民的节目——“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国博的展览中,有一张满脸笑容的农民企业家的照片非常引人注意。
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照片征集室副主任唐京伟介绍,改革开放后,农民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种地、填饱肚子了,而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的劳动力资源。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开始向往更富足的生活。但怎么搞,能不能搞,一直是个问题。
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后不久,乡镇企业在一些沿海省份逐渐红火起来。“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成为当时的流行语。1984年,中央4号文件明确指出: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经济的重要补充。乡镇企业展现出的活力,也深深刺激着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五花大绑”之中的国营企业。
同样是1984年,《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的报道,五十多位国营企业负责人呼吁允许企业自行销售产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随即,《人民日报》转载此文,一时间,“松绑”、“放权”成了热门话题。
198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立第一个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今天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思想解放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根源。解开束缚、打开国门,40年,中国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从1979年棉花姑娘兑现土地承包时的喜悦,到2012年宁夏农村举办的农民运动会;从1980年购买黑白电视机时的兴奋,到2013年“五一”小长假北京黄金市场火热销售;从1982年上海南京路理发店里烫头发的姑娘们,到2015年在故宫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的游客……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的小日子,都在40年生活的变迁中发生着精彩的转变。
改革开放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这样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释放创造力。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启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动力之源!
相关新闻
- 2018-12-04《焦点访谈》 20181203 北斗导航 更广更精更强
- 2018-11-11【焦点访谈】自媒体的这些“病”,是时候该治治了
- 2018-10-13《焦点访谈》 20181012 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
- 2018-10-11这所大学上了《焦点访谈》!他们做了一件事让人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