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撤离中国公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自豪!”(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记者 韩晓明
“我在生死时刻都没有流的眼泪,回到祖国的一刹那,流了下来。”撤离在利比亚中国公民事件亲历者、中建八局天津公司员工李玉亭如今回忆起来,依然满怀感慨,“经历那次事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荣光,也深切地感到祖国的强大。”李玉亭回忆的思绪不由得回到2011年1月……
那时,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很快失控。一些暴徒疯狂地袭击中国工地,驻利比亚中国企业停产。当时约有3万中国人在利比亚,主要分布在利比亚东部、西部、南部和首都地区,大多为从事铁路、通信和油田等行业的工程劳务人员。此外还有一些中餐馆经营者和留学生等人员。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国家一级响应,把在利中国公民一个不少地撤回来!
在撤离行动最紧张时,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派出4架伊尔—76飞机,于2011年2月27日飞赴利比亚执行接运我国在利比亚人员的任务。这是空军首次派运输机赴海外执行撤离我人员回国任务。这4架伊尔—76运输机连续飞行12架次,单机总航程29397公里,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安全接运至北京。与此同时,我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于2011年3月2日抵达利比亚附近海域执行撤离中国公民任务。
在约10天的时间里,在距离北京9000公里之外,我国海陆空三路并进,胜利实现人员撤离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我国政府共调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国有商船、1艘军舰、35架次外航包机、11艘外国邮轮,历时12天,成功撤离我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
“只有中国政府才能为人民做得这么周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撤出人员感慨。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利比亚撤离行动标志着一个意义深远的变迁,中国有能力保护其远离祖国的公民,有能力采取全球行动。“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自豪!”李玉亭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
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 甘肃原创电影《丢羊》 首摘“华表”实现“零突破”
-
【三年决战奔小康】精准识别 规范就诊——甘肃省明确健康扶贫相关政策
-
唐仁健在宕昌县合作社控股富民公司带贫模式汇报会上强调:用好合作社控股富民公司带贫的“宕昌模式” 不断创新思路机制举措 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
深圳民航机场实业公司与天水华昌成功签约 将注资“天水欢乐城”项目建设(图)
-
【改革开放40年·人物】何军海:观念更新 让学生们通过教育感受美好(组图)
-
【改革开放40年·活动】乘着歌声的翅膀 感受嘉峪关40年精彩蝶变(组图)
-
【改革开放40年·专访】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绿色发展缔造雄关美好未来(组图)
-
唐仁健在宕昌县调研时强调:铆足劲攻坚 憋足气冲刺 用心用情用力做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