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打击电信诈骗要治未病(人民时评)

18-12-07 09:4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兰琴

  打击电信诈骗要治未病(人民时评)

  张 洋

  近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从今年12月起到201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新一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打击电信诈骗迈出新的一步,为人们在移动互联时代筑牢防火墙,赢得公众点赞和支持。

  安全是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前提。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电信诈骗人人喊打的局面已经形成。一方面,有关部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摧窝点、追赃款、拔“钉子”,取得显著成效。有数据统计,近3年来全国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1.5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4.6万人。另一方面,随着持续不断的严厉打击、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特别是一系列电信诈骗“套路”“话术”的曝光,让不少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升。

  电信诈骗的危害不只是让人蒙受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当违法犯罪人员通过诈骗获利,诱使更多的不法分子参与其中,这实际上就是骗术的滋生蔓延,是对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安全感造成严重影响。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影响无远弗届,人们的个人信息、财产信息也都接入了网络,打击治理电信诈骗,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安全地享受网络红利,也是为了促进网络经济能够更好发展。

  现在,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组织呈职业化、团体化发展,特别是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手段开始从单纯的言语欺骗演变成构建生活场景,达到浑水摸鱼、以售其奸的目的。比如,谎称网购平台诈骗,冒充“客服”打电话骗钱;再比如,假冒公检法进行诈骗,虚构案件“要求”诈骗对象转钱。现代社会也是风险社会,网络空间也是风险空间,只有抓住电信诈骗的新特点,适应时代趋势、创新治理手段,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电信诈骗的蔓延。

  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受骗的人群中,按照年龄分布来看,19岁是受骗高峰,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52.4%;按照受骗金额来看,老人依旧是电信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其中56至60岁的人群平均受骗金额最高。触网较少的老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电信诈骗的防备心理更弱、知识储备更少。这说明,打击治理网络诈骗,不仅需要治已病的“末端治理”,也需要治未病的“源头防治”,让人们有充分的知识和信息识破诈骗迷局。换句话说,打击电信诈骗,既要靠政府部门的重拳出击,也需要网络平台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综合施治的合力。

  曾有人总结防范电信诈骗的几个“一律”:接到陌生人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只要谈到“中奖”的,一律挂掉;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只要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政府部门利剑高悬,公民自身提高防范能力,就一定能让电信诈骗无处藏身,让网络空间更安全、更清朗。

精彩推荐

  • 甘肃省6部门联合发布诚信“红黑榜” 46家失信企业上“黑榜”(图) 甘肃省6部门联合发布诚信“红黑榜” 46家失信企业上“黑榜”(图)
  • 不戴军功章 愧对这身警装——专访“陇人骄子”候选人史秀萍(图) 不戴军功章 愧对这身警装——专访“陇人骄子”候选人史秀萍(图)
  • 【陇人相】台前幕后“阿里郎” 翩翩起舞中韩情 【陇人相】台前幕后“阿里郎” 翩翩起舞中韩情
  •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出版 解析部分洞窟断代难题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出版 解析部分洞窟断代难题
  • 【陇人相】台前幕后“阿里郎” 翩翩起舞中韩情 【陇人相】台前幕后“阿里郎” 翩翩起舞中韩情
  • 兰州交警借力“110宣传日”宣传交通安全 兰州交警借力“110宣传日”宣传交通安全
  • 敦煌市游客年接待量首破1000万人次 敦煌市游客年接待量首破1000万人次
  • 花儿歌舞剧《布楞沟的春天》亮相甘肃大剧院 孙伟陈青出席演出活动(图) 花儿歌舞剧《布楞沟的春天》亮相甘肃大剧院 孙伟陈青出席演出活动(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