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榜上有名的群体讲述亲历——“我们的幸福写在脸上”
原标题: 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榜上有名的群体讲述亲历——
“我们的幸福写在脸上”
制图:潘旭涛
11月下旬,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已是大雪漫天,道路结冰。没有特殊需求,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就不会外出了。而若尔盖县求吉乡下黄寨的村支部书记供产,却义无反顾、无比憧憬地出发了。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北京。带着乡亲们的嘱托,他要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截至11月27日,这个展览的现场参观人数已超过56万人次。在如此热情的观众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故事就呈现在国家博物馆的展板上。像供产一样,他们是看展览的观众,也是展览中的人物,更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改革开放故事。
四川藏族群众:
高清电视连通了我们和世界
“我们看《新闻联播》知道了这个展览,没想到我们的照片会出现在展览里,我们特别开心。临走前,我80多岁的老母亲含着眼泪握着我的手,嘱咐我,一定要到北京去,向党和政府报告,把我们的幸福生活告诉大家。”在国家博物馆见到供产,他穿着一身藏族服装,黝黑的脸上挂着明亮的笑容,热情地给记者讲述他家乡的新变化。
这个新变化,就呈现在第五展区“大国气象”的一张照片里。照片显示的是光纤网络进村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藏族群众在家收看高清IPTV节目。画面上,一位老者和一位女子正坐在家中的沙发上看电视,老人手里拿着遥控器,正在选择节目。从电视屏幕可以看出,有热剧、动漫、纪实、NBA、英超等多种选择,两人都笑得很开心。
照片定格的这一幸福瞬间,如今在若尔盖县变得稀松平常了。围坐在客厅观看电视成为家家户户的普通一景,以至供产都快忘了以前的日子。
1998年,他买了村子里第一台也是唯一的一台电视机。供产记得,那是一台长虹牌黑白电视机,从成都背回来。那时候,看电视是件珍贵的事,每天只在晚饭后的特定时段有信号,而且是转播,大家便只能看纪录片、故事片。到了2000年,供产才换上彩色电视,可以看四川台、中央台。
如今,光纤入户,家家户户都有了高清电视,节目内容也丰富起来。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老人们想看的藏语频道有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也有了。前一阵子,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家都通过电视了解了很多,而且发自内心的高兴,对于生活在中国感到骄傲。
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改革开放40年来,藏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电视这个小小的转变背后,是通水、通路、通电、通手机(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工程。随之而来的还有网络。现在,村里的人们坐在家门口就能网购,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他们有参与;通过在线教育,乡镇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们可以享受成都最好的师资;年轻人还在网上做起了生意,卖虫草、牛肉干,生意红火。
来北京时,供产一行乘汽车、坐飞机,一路上花了3天时间。虽然旅途疲惫,现在供产却着急赶回家,把他在北京的见闻告诉父老乡亲们。他告诉记者:“看看就知道了,我们的幸福写在脸上。”
云南山区群众:
我们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了
展览上,一组对比鲜明的3张照片引人注意。一张是大家围在一个小水塘边舀水,一张是挑水的队伍在山间小路上列队前行,还有一张则是人们在家门口用自来水管里放出的水清洗蔬菜。
这三张照片,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群众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的缩影。而这个变化,泸西县三塘乡连城村的张树华亲身经历,颇有感慨。
连城村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塘乡的一个自然村,处于山区,山高坡陡,峡谷纵横,水资源匮乏。100多年来,这里的人们都要到五六公里外的一个水塘去挑水吃。由于山路蜿蜒,路程又远,靠人挑马驼,来回一趟5个小时也就能运回来4桶100公斤的水。为了节约,村民们连“洗过脚的水也不敢倒掉,要留着喂牲口。”水塘里的水,是雨天自然积水。据张树华回忆,“水比较浑,味道多少有点泥土味。”村民们也不懂处理,只是放在水缸里沉淀一下就使用了。
2014年,政府帮每户人家建了一个20立方的家庭地窖,也帮忙消毒,终结了挑水吃的日子。2017年,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而且免费。“现在自来水管一打开就有水了,是真正卫生干净安全的水。”张树华的话里透着兴奋,“以前从地里干活回来,一身泥土汗水,也没法洗澡,现在呢,天天都可以先洗澡再吃饭。”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水。原本,三塘乡大部分耕地属雨养农业,只能种些土豆、荞麦、玉米,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现在有了水,灌溉问题迎刃而解,还能种植蔬菜、水果、中草药等附加值更高的农作物,百姓收入成倍增长。
如今,张树华夫妻二人有21亩地,土豆、玉米、水果、中草药都种上了。他还准备扩大经营,再承包五六亩地,多种些时间短、收益快的蔬菜。“党的政策好,现在只要肯干活就有收入。”张树华笑着说。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过去中国许多地方农村居民远距离背水运水的历史。2005年以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由此也带动许多地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对于未来的生活,张树华充满了希望:“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即将要组织脱贫验收,下一次公布脱贫村,应该就会有我的家乡了。”
库布其治沙人: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在“历史巨变”主题展厅,一则名为《中国经济闪耀东方》的主题片循环播放。其中有一幅画面,是在一座种满绿色植被的高高沙丘上,镶嵌着由绿色植物组成的“绿色中国梦”5个大字,耀眼夺目。这处地标性景观,位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之中。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高毛虎,正是栽下这处景观的一员。
回忆起当年的沙尘暴,高毛虎还心有余悸。“每年春上3到5月沙尘暴频繁,一刮风就是沙尘暴来了,人完全没法出门,戴啥都不顶事。沙子打得脸疼,眼睛也睁不开,如果在漫天黄沙里迷失了方向更会有生命危险。”
沙尘暴影响种植、放牧、出行,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和贫穷形成了恶性循环。从2000年开始,高毛虎跟着亿利集团去种树治沙。工资每天结算,一穴沙柳挣2毛,一棵杨树挣8毛,手快点每天能领30元工钱,在当时算是难得的好工作。就这样,高毛虎在库布其沙漠种树已坚持近20年。
从最初的铁锹挖坑种树,到后来发展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水气植树法”“甘草平移法”“无人机植树法”等,一代又一代坚守在库布其沙漠的治沙人走过了在野外睡帐篷的日子,走过了白天种树晚上浇水的日子,他们把每一棵树苗从春上管护到第二年春上,确保其可以存活、生长。30年如一日的坚持,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6000平方公里的荒漠终于变为绿洲。
高毛虎说,如今的库布其,已经有6年左右没刮过沙尘暴了,刮风都是清风拂面。他当上了民工联队队长,做了种树带头人,还跟着亿利集团,走出库布其沙漠,将库布其治沙经验带到更多地方。在内蒙古通辽科尔沁沙地、河北坝上、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西藏山南等地,种植工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防沙治沙助力脱贫攻坚,这样的“中国智慧”还得到了世界点赞。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5年,“库布其模式”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世界荒漠化治理看中国”成为国际共识。
高毛虎说:“这么多年种树治沙,我心里挺乐,我觉得这份苦没白受,汗水没白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回头看看我种过的树,一片绿色,我觉得值。”在高毛虎看来,库布其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坚守坚持加科技创新和不离不弃。他说:“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是干出来的。”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