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寸土地闲置 塞罕坝续写新时代绿色传奇
新华社石家庄11月27日电 题:那一抹绿色,走进越来越多人心里——河北塞罕坝续写新时代绿色传奇
新华社记者王洪峰、王贞、曹国厂、高博
11月底的塞罕坝,银装素裹。虽是冬日,但高大挺拔的云杉、樟子松在皑皑白雪覆盖下仍透露着绿意,昭示着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塞罕坝务林人依然在修剪树木,像呵护婴儿一样守护着那片来之不易的绿色。
望海楼前,防火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冒着凛冽的寒风,将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至顶端,凝视,致敬。站在瞭望塔上,齐淑艳再次拨通防火办电话报告:一切正常!
游客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游览(8月26日摄)。 新华社发
一年前,塞罕坝还不为人知。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一年多来,从幕后到台前,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摘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桂冠,塞罕坝带着那一抹绿色,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心里。
游客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游览(8月26日摄)。 新华社发
续写绿色新传奇:不让每一寸土地闲置
冬日的塞罕坝,绿色褪去,人烟渐少。驱车穿行在林海中,路边的积雪沙沙作响,似乎在诉说——
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塞罕坝人的绿色梦想没有止步。
1万亩、40度的石质阳坡,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坡陡、石硬、路不通,今年春季,塞罕坝人发起最后的总攻。
防火瞭望员刘军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座“望海楼”内工作(8月26日摄)。 新华社发
“你看,这最后1万多亩的攻坚造林任务已经顺利完成,成活率高达95%,全场的石质荒山基本全部实现绿化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
1万亩,对整个林场来说,增加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但李永东的回答很简单,“种树,是我们的使命,推进生态建设,每一棵树都能发挥效益。我们就是不让每一寸土地闲置!”
简单朴素的回答,是初心使命的坚定抉择——
在塞罕坝长腿泡子营林区,施工员们正踏雪入林,忙着修枝、间伐。雪后的茂密丛林中,测量员们正在抓紧进行本年度最后的调查设计任务;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标本室,技术人员细心地观察整理着标本……
这个秋冬季,整个塞罕坝林场有8万亩森林需要抚育。塞罕坝长腿泡子营林区施工员张彬告诉记者,时间紧,任务重,工人们都在冒着严寒大雪加紧施工。“间伐树木是个技术活儿,不能随意去砍,要伐劣留优,这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塞罕坝人最重要的工作。”
去年12月,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代表从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象征环保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奖杯。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工人在进行间伐作业(10月20日摄)。 新华社发
今年7月,埃里克·索尔海姆登上塞罕坝林场的亮兵台,俯瞰百万亩林海,他表示,这次塞罕坝之行,让他深深地被塞罕坝精神和林场建设成果打动,“地球卫士奖”实至名归。
一年多来,像埃里克·索尔海姆一样,到塞罕坝考察的人数不胜数。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88批次、23495人到塞罕坝考察学习。
塞罕坝的绿色正加快向外辐射延伸——
河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塞罕坝建设,推动出台了塞罕坝防灾减灾、生态旅游、林场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今年暑期,河北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承德举办,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至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全长180公里的“一号风景大道”贯通。这条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风景大道,正成为一条拉动周边群众精准脱贫的旅游致富大道。
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在石质阳坡上造林(2016年4月13日摄)。 新华社发
接续奋斗:让塞罕坝精神的根越扎越深
党旗招展,誓言铮铮。
在塞罕坝林场马蹄坑营林区,一支支走进塞罕坝的队伍在“尚海纪念林”前宣誓。
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就长眠在这里。松涛阵阵,王尚海一米多高的雕像宁静、安详,仿佛在深情地注视林子里的一草一木。
“长眠于此的他,如一颗深埋的种子,让塞罕坝精神有了‘根’。”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说,历经30年风雨,尚海纪念林更加郁郁葱葱,引来无数游人追思。
到塞罕坝参观学习的甘肃省民勤县林业局干部说,在生态脆弱地区植树造绿难度很大,塞罕坝人用行动证明了,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
新一代塞罕坝人,从未忘记老一辈人植绿的艰难——
直面荒原、伏冰卧雪、吃糠咽菜。
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树木(10月7日摄)。 新华社发
塞罕坝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种十棵树只能活一棵,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关键时刻,王尚海毅然将妻儿举家从承德迁来,稳定了人心……终从茫茫荒原变成百万顷松涛。
新一代塞罕坝人,将守绿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
面临的一万亩石质阳坡上可造林地,山坡陡,勾机上不去,他们就用钢钎凿树坑,锤头砸下去,震得手发麻,挖好坑从别处背土回填;树苗先用拖拉机运到山下,骡子上不去,就靠人背着往上爬……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于士涛是个“80后”,去年12月底,身为第三代务林人的他,与另外两位同事一起,站上了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的领奖台。
于士涛去年还获得了“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领奖回来,他把奖章塞到了书柜里,淡淡地说:喜欢让自己“归零”。
然而一提起林子,他就感情似火:“一棵树需要几十年的精心呵护才能成材,而毁掉一棵树只需几十秒。作为新一代务林人,我们要用生命守护好这片绿色。”
对大部分护林人来说,爱树胜过爱自己。
为防治森林虫害,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国志锋,经常起早贪黑。
据去年秋季调查预测,今年塞罕坝落叶松尺蛾病虫害面积将达16万亩。如此大的灾害,十几年未遇。他和百余名同事,每天凌晨3时到达作业地块,背着重约30公斤的药剂和设备,一直忙到晚上,有时甚至深夜才能到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虽然别人看不到我们的工作,但满树的绿色就是我们的骄傲!”国志锋说,这百万亩林海,靠的是三代人艰苦创业接力拼搏,靠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荣誉面前,我们更要坚定信心,以敬畏之心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色成果。
“绿水青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几代塞罕坝人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才能赋予塞罕坝新生命新活力,让这片绿水青山更美好!”刘海莹说。
这是“一号风景大道”(7月13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底色,更是未来不懈的追求
无林可造,除了护林,未来塞罕坝去向何处?
塞罕坝人给出的答案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有效的生态产品。
今年8月初,林场完成首笔3.68万吨造林碳汇交易,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次有效尝试。
李永东介绍,首批森林碳汇项目计入期为30年,其间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按碳汇交易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全部完成交易后,可带来超亿元的收入。
“塞罕坝林场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新机制,将林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刘海莹表示,后续的几笔大单也正在洽谈中。碳汇交易所得的收入,将来主要用于林场的林业生态建设,以推动良性循环。
长期以来,“重造林、轻管护”,是我国林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的原因之一。
这是塞罕坝景色(10月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造林是技术,管护是艺术,只造不管等于零。”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张向忠说,如同庄稼需要浇水、除草、施肥,树木也需要修枝、割灌、间伐等抚育工作,以促进森林质量的提升。
经过长期科学管理,塞罕坝林场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的2.76倍、世界的1.23倍,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8.6个百分点,年降雨量增加60多毫米,年涵养水源1.4亿立方米;林场苗木、旅游等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森林资源总价值达到206亿元。
塞罕坝也有“成名”后的烦恼。去年,塞罕坝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4400万元。如果游客达到100万人次,可再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不过,塞罕坝决策者并没有为眼前的利益所惑。
旅游业看似无污染,但森林承载力是有限度的。因此,林场科学分析承载力,严格控制新建旅游景点及设施的数量规模。在保护的同时,林场对旅游景点进行提档升级,完成塞罕坝森林小镇改造提升等工程,大大提升了塞罕城区的品位和形象。
“荣誉越高,保持荣誉的压力也就越大。”刘海莹说,游客关注的是塞罕坝的林海美景,但每一个塞罕坝人更注重的是守护好这片绿色。
一年来,河北省委编制完成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体规划(2017-203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等多个规划。
2030年,一幅智慧林场的全景图将在这里徐徐展开:
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强有力的林业支撑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幅天蓝地绿、森林康养的美丽画卷似乎就在眼前。
这是塞罕坝景色(7月28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相关新闻
- 2018-09-30塞罕坝秋色美
- 2017-12-08他们为何能站上联合国领奖台 ——访塞罕坝林场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
- 2017-12-07美丽中国建设令世界点赞 塞罕坝成世界生态文明典范
- 2017-12-06塞罕坝 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