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有了“扶贫综合体” 嘉兴海盐立体推进对口帮扶
原标题:金沙江畔有了“扶贫综合体” 嘉兴海盐立体推进对口帮扶
海拔700多米的四川省屏山县高田村的山头上,一场冬雨过后,凉意袭来。村民罗玉兵的心头却很暖。坐落半山间的厂房里,他正忙得热火朝天。“多亏了海盐,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
这间工厂由嘉兴海盐万好食品公司与宜宾米奇食品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专做竹笋深加工、竹棒签加工和竹饮料加工,年对口帮销竹笋产品5000吨。眼下,工厂已吸纳附近40名村民务工,带动高田村近千人增收。
自去年1月与屏山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以来,海盐扎实搭好工作协同、资源整合、人员交流三个平台,“点、线、片、面”立体推进,有效助力屏山脱贫攻坚。
海盐谋划通过多种渠道筹集3000万元规模的东西协作精准扶贫基金池,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补助等,通过基金池的循环增强造血功能。
针对屏山农产品量大质优但附加值低的状况,海盐有针对性地推进实施产业扶贫综合体项目,以县城为中心节点,以重点镇、产业集中村为网络,布局以销售、电商、物流为重点的综合体,力争到2020年全面覆盖到位。
位于金沙江北岸的富荣镇,茶叶与茵红李产业发达,以前村民却不能靠它致富。“茵红李成熟后,常温下保鲜期只有两三天,农户没有专业冷藏设备,只能任其滞销腐烂。”
今年,海盐出资60万元援建了冷链物流基地,每个基地可冷冻1500吨茵红李,储存时间延长至20天。目前,4个基地已投入使用。“有了冷库,农民每户年收入可达5万元。”穿牛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金明说,在海盐的牵线搭桥下,这段时间每天至少发6000件水果到嘉兴水果批发市场。
在产业扶贫中,海盐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特色,以扶贫产业园为平台,强化两地招商信息共享,助力屏山加快建成百亿纺织产业园和全国最大粘胶纺织产业基地。
沿着60米宽、6.7公里长的江北大道驱车向前,在岷江北部新区的道路旁,宜宾天之华纺织公司一期项目工地上吊机林立、桩机轰隆。这是海屏纺织产业园里入驻的第一个项目,主产棉纱。建成后,将解决当地600人就业,预计年产值20亿元。
眼下,纺织园已有8家企业签约入驻,还有更多全国各地的商人正慕名而来。值得期待的是,产业园内项目全部投产后,至少能解决1000以上贫困人口就业。
相关新闻
- 2018-11-19重庆出台五条就业扶贫新政策
- 2018-11-14河北省积极推进扶贫劳务协作 具备县外就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年底前就业率达70%
- 2018-11-14福建省财政提前下达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补助资金9.75亿元
- 2018-11-12让扶贫产业既“立得住”又“长得大”(三农杂谈)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