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江:民营经济引领小城镇“复活”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村貌(10月23日无人机拍摄)。近年来,开弦弓村形成了化纤纺织、针织衫编织和水产养殖三大产业,2017年村集体收入26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多元。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新华社南京11月11日电 题:江苏吴江:民营经济引领小城镇“复活”
新华社记者刘巍巍
拥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世界级纺织品交易中心盛泽、出产全国30%以上蚕丝的震泽、“五湖碧水抱人家”的江南水乡同里、太湖之滨国学音乐小镇七都……发达的民营经济、众多的特色乡镇,形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鲜明特色。
统计显示,现下吴江民营企业总数已超6万家,注册资本总额突破3100亿元,位居江苏省县(市、区)之首。
“一批从小镇‘长’出的民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本地分工网络,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吴江区经信委主任朱云根说。
比如,跻身世界500强的恒力集团,持续引进高端设备,把传统纺织业做成新兴产业,最终成为以石化、聚酯新材料、纺织为主业的国际企业,2017年实现营收3079亿元。
游客们在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乘船游玩(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改革开放初期,吴江城乡涌现大批社队企业,走上农村工业化道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广泛的“苏南模式”。进入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随着“草根工业”的壮大,一批企业家崭露头角。2000年左右,吴江从实际出发,全面实施乡镇企业改革改制,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成为牵引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
走进吴江盛泽镇,市民公园、五星级酒店、国际化展示交易中心亮人眼目。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到深夜还是一派热闹景象,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一个乡镇。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范建龙介绍,镇上拥有中国500强企业盛虹集团等大批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如果把盛泽镇比喻成一座大厦,这些民营企业就是撑起大厦的栋梁。”
在丝绸小镇震泽,以“慈云”“太湖雪”“山水”“丝立方”“辑里”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上百家丝绸企业争奇斗艳,形成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纺织的完整产业链。震泽镇党委书记陈琦表示,震泽有成熟的产业集群,有传承的文化因子,丝绸小镇不是平地建起的,而是遵循民营经济的内在机理而蓬勃生长出来的。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一家丝绸公司的工人在车间进行络丝作业(2017年5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民企发展,“复活”了传统小镇和乡村。
记者采访了解,早些年,吴江城镇居民以能够进城为荣,现在搬回乡镇甚至农村居住的居民越来越多。在同里镇北联村,70岁的村民金伟元告诉记者,儿子、媳妇、孙子都在镇上上班,他自己与人一起从村合作社流转600亩地,种植水稻。“住在村里,到镇上民企上班,成为新时尚。”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发于小镇、由大变强的吴江民营经济着力转型升级。
在亨通集团光电芯棒车间,最显眼的是信号灯闪烁不停的中控台。在这个控制台上,车间里每一台设备的生产状态、控制目标、进度、温度等主要参数一目了然,最多可达2万个信号,实现了生产管理集中控制。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介绍,这是耗资数百万元打造的智能化芯棒车间,可使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效提升30%,人力减少20%。
如今,吴江民营经济,在立足小城镇的基础上,正在抢抓机遇走向全球。到目前为止,已有30家吴江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设立38家境外企业或办事机构,中方协议投资金额高达14.28亿美元。
“民营经济是吴江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吴江区委书记王庆华说,以民营经济为引领,一波提升特色的新型城镇发展热潮正在涌动。“瞄准金融小镇、旗袍小镇、新能源小镇、文旅小镇等新目标,吴江特色发展在路上!”
苏州市吴江区正在建设中的太湖新城(10月3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相关新闻
- 2018-11-09娄勤俭:民营企业是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要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2018-11-09吉林省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长春召开
- 2018-11-08“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
- 2018-11-08广东发布“民营经济十条” 开办企业5个工作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