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难忘上海庇护之恩 昔日犹太难民想对上海说声“谢谢”
中国日报网11月6日电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作为举办地的上海,再次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对与许多外国人来说,上海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切身体验现代化中国的好去处;而对于二战时期曾经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来说,上海则是像家一般温暖的存在。
艾伦·克拉科夫出生于上海。图片来源:jewishlinkbwc网站
近日,在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市的Beth El犹太教堂举行的哈达萨(美国妇女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大会上,当地居民艾伦·克拉科夫(Ellen Krakow)讲述了她的家人先从柏林流亡上海,然后到以色列,最后辗转来到纽约华盛顿高地的经历。
据美国jewishlinkbwc网站11月1日报道,艾伦1947年3月12日生于上海,当时,她的出生证上国籍那一栏填的是“无国籍”。
艾伦的故事要从德国柏林讲起。她的家族几代人都生活在柏林,家境优越。一战时,祖父还曾为德国而战。德国是他们所热爱的祖国。然而,20世纪30年代,犹太人处境愈发艰难,但是艾伦的祖父母不相信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事实上,他们都坚信德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度,坚信身处民主社会的他们会平安无事。然而,1938年11月,一场针对犹太人的暴力行动开始了,犹太店铺遭到洗劫,窗户被打碎,货品被捣毁,犹太教堂也遭到焚毁。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大肆屠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投入集中营。艾伦一家知道离开德国的时候到了。当时德国的边境还处于开放状态,他们便开始为自己寻觅新的家园。
但逃离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英国、法国、美国以及其他大部分国家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一次偶然的机会,艾伦的父亲去了一家出售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船票的旅行社,恰好旅行社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有人要退订16张去中国上海的船票。不需要签证,不需要担保,也没有限制,买票只收现金。“买还是不买”,1939年艾伦的家人决定动身前往上海,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1939年2月23日,艾伦的父母结了婚。四周后,也就是在3月21日,一家16口从德国不来梅(Bremen)登船离开了纳粹德国。在Gneisenau号远洋班轮上,艾伦的母亲感叹道“这一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客轮航行了十周,绕过了半个地球,终于到达了远东这个陌生的城市。一家人开始只当上海是暂时的栖身之所,他们希望移民到美国。然而迫于战争,计划只能搁浅,他们在上海一住就是十年。在环境陌生、局势复杂的上海,超过1.8万名犹太难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当时日本占领了上海,犹太人受到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日本人强迫他们待在犹太隔离区。虹口犹太隔离区拥挤狭小,卫生条件又差,还曾遭遇轰炸,到处是昏暗的弄堂和很多连管道都没有的旧楼,一大家人挤在一间狭窄的房间里。但是,为了让日子好过一些,这些犹太难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起了学校、店铺、犹太教堂、体育俱乐部,结成了互助组织,创办了报纸,还开设了娱乐场所。正是这些让犹太难民适应了异国他乡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生存了下来。这个犹太隔离区也被称为“小欧洲”。
艾伦说:“我想对1939年的上海人民道声感谢。”图片来源:jewishlinkbwc网站报道截图
1945年二战结束。1949年1月,艾伦一家乘船离开上海,前往刚刚成立的以色列国,选择在赖阿南纳定居。1952年艾伦一家来到了纽约华盛顿高地。1956年6月18日,他们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如今,艾伦已经退休了,与结婚45年的丈夫艾略特·克拉科夫(Elliot Krakow)生活在新罗谢尔市,儿孙绕膝。
但是,艾伦一家对上海却念念难忘。2006年4月,艾伦带着87岁高龄的母亲与另外110多名当年在上海避难的难民一同回到了上海。她将那次故地重游称为令人难忘的团聚。
艾伦解释说:“我们代表了当年那些因为上海而在战火中死里逃生的犹太人,上海是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最后的避难所。我每天都在想,我们一家能在上海找到安身之所是何等幸运,我们很走运。”
艾伦称,中国政府重视中犹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在中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参与下,犹太难民重返中国的团聚活动非常成功。他们走在老街上,看看故居,看看曾经的教堂、商店和咖啡馆。艾伦寻访了她出生的那家医院,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公寓楼,“旧日时光”重现眼前。艾伦和母亲接受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采访,她的故事记录在了一个展览上。
艾伦至今还保留着一箱箱纪念品、文件和在上海时的照片。“长辈们把所有东西都保存下来了,对此我很珍惜,我希望其他人也不要忘记。”她说道。
她继续说道:“我想对1939年的上海人民道声感谢。每次提到上海,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是你们为这些陌生人敞开了大门,让难民在上海落脚,让他们和你们一起生活,我真的很感激。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谁知道我的父母会有怎样的遭遇,可能我也没有机会在这写这些了。每思及此,我就不寒而栗。”
莉莲?威伦斯个人网站主页截图
美国作家莉莲?威伦斯也是上海曾经庇佑的犹太难民之一,她创作了《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Stateless in Shanghai)。就在上个月,91岁的她乘坐了20多个小时的飞机,来到中国拍摄关于老上海的纪录片。
据新华社报道,威伦斯的父母是俄罗斯人,为了逃离当时俄国国内动荡的局势,他们分别从自己的家乡辗转逃到中国东北,又都在1920年南下抵达上海,最终两人在上海相识、结婚。
威伦斯于1927年在上海出生,并且一直在上海待到了25岁。和艾伦一家一样,威伦斯一家由于“无国籍”的身份,在上海的活动区域几乎就被限定在了狭小的租界内。但是在那里,威伦斯一家在动荡的岁月里有了安身之所。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本人大半生在美国生活,威伦斯却始终觉得,上海才是自己的第一故乡。
莉莲·威伦斯回忆录中文译本的封面
威伦斯1952年移民美国,曾在波士顿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后开始撰写关于上海的回忆录。1996年,威伦斯第一次重访上海,对上海的变化感到惊叹。
“当我1951年离开中国时,我从未想到中国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是我是中国人,我也会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威伦斯此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