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真的“不一般”(现场评论·我在进博会)
原标题:进博会,真的“不一般”(现场评论·我在进博会)
进博会开幕当天,两枚纪念邮票同步发行。方寸之间,除了熟悉的展馆“四叶草”和憨萌的吉祥物“进宝”,贯穿两枚邮票的飘带图案上,一组剪影更显悠长意蕴,这是来自上海和12个主宾国的标志性建筑。恰如这一设计的寓意,进博会正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未来的“不一般”的平台。
在进博会现场,更能切实感受到这样的“不一般”。
从高端装备到日用商品,几个会场粗略地走一圈,计步器显示就超过了20000步。据说,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也正因如此,位于会展中心二楼的签约厅预约爆满,工作人员不得不推迟下班,成为贸易盛会的火热一幕。
的确,进博会是一个繁荣的商贸平台。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企业“不进入中国市场,不跟踪最新趋势,感受最新问题或挑战,则很难在全球范围内甚至很难在其本国竞争。只有进入中国才能成为‘全球性选手’”。而一个来自非洲的参展商说得更直白,“不来中国,哪里有明天?”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不少企业已经将目光投到明年的第二届进博会,早早预定好了展位。
进博会,也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在新闻中心入口处的展台上,放着中、英、阿、俄、日等不同语言的图书。找了几个精通不同外语的同行问了问,这些图书探讨的话题,大多是“开放”。在一个医疗器械的展位边,几个不同肤色的人双手比划着在交流,上前一听竟然说的是三种不同语言。或许,做生意只是参加这个展会的一个目的,感受、沟通,彼此的借鉴、互相的启发,会给与会者更多“获得感”。
这还是一个人人受益的普惠平台。在会展上,一个媒体同行在汽车展区宝马公司展位上,向工作人员打听某一车型的参数性能。的确,每一个消费者,都可能在进博会上看到心动的商品,勾起“买买买”的消费欲望。这位同行或许不知道的是,展会上的“一见钟情”,也有可能变成“长久相伴”。就在今年10月11日,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签署新的合资协议,正式启动新工厂项目,宝马公司成为中国放宽汽车行业合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受益者。
从汽车到日用品,从农产品到医疗健康设备,进博会上的丰富商品,对应的是中国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家门口举办的消费盛宴,或许可以让更多消费者不用再为了体验更好的国外产品漂洋过海,也不用在代购、海淘上费尽周折。进博会,也会从6天线下的会展,变成365天的线上交易平台。让世界优质产品触手可及,体现了中国打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也展示了中国人消费升级、追求美好生活的奔跑姿态。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了一次世界博览会,留下了标志性的原子塔,象征人类进入了科学、和平、发展和进步的时代。60年后的今天,一片“四叶草”在中国上海引人关注,涵养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共识。这份信念,将伴随着首届进博会的举办,印在传递四方的邮票上,也印到各国人民的心田中。
相关新闻
- 2018-11-06视频|张建平:进博会为何设置12个主宾国?
- 2018-11-06视频|进博会食品中转物流总仓设置2个快检实验室
- 2018-11-06视频|吴星宝:借助进博会 打响“上海服务”品牌
- 2018-11-06视频|为便利展商 海关把服务点“开进”国家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