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乡留在老家 铜梁乡村振兴引发人才回流
原标题:请老乡留在老家 铜梁乡村振兴引发人才回流
“请老乡留在老家”
——铜梁乡村振兴引发人才回流的观察
32岁的陈天龙,结束了9年务工生活,回村种了几百亩西瓜;几年前嫁到村里却搬到城区住的方春梅,今年又回到了村里定居……在籍人口2000多人的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这几年有近1/3的青壮年村民“回归”。
为何村民离开后又回来?这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
10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铜梁采访时,当地一位干部兴奋地说:“乡村振兴战略深受农民拥护,我们这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成效明显,产业兴旺路径日益明晰,以往向发达地区单向流动的乡村人才逐渐开始回归。”
“群雁归巢”,已成为龙乡铜梁一道新风景。
对这种新气象的出现,铜梁人归纳总结,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要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结合;
——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
——组织引领与群众参与结合。
为此,记者走进了铜梁的乡村探究这种“因果”。
500亩荷花为起点
六赢村发生了巨变
记者上次见到陈天龙时,还是今年夏天。那时,他正张罗着卖西瓜:朋友圈里打广告、在村里的景区门口揽客,甚至亲自上门送瓜。种在山上的200多亩沙瓤瓜,让陈天龙忙得脚不沾地。
“一季西瓜赚了30多万元。”再次见到陈天龙时,他已整完了地,为下一季种植做好准备。几年前,陈天龙还是个在外面做工程的小老板,一年收入数十万元。吸引他下定决心回乡发展的,是村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潜力。
陈天龙的老家是土桥镇六赢村,村里人家家户户种莲藕,种植规模一度超过3000多亩。然而,单一的产业、无序的发展,让当地莲藕种植效益逐年下降——从起初“1亩莲藕顶3亩稻谷”,到后来“连挖藕的工钱都赚不回”。
没有产业支撑,自然就没有收入,就吸引不了人,年轻人走光了,村子怎么办?镇领导给村里开出的“药方”还是围绕莲藕做文章——成立合作社种莲藕,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破解无序竞争问题,做强产业;依托荷花建景区、美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蔬果采摘、农家乐,走农旅融合的路子。
最早投入莲藕产业的是村民陈邦奇。作为六赢村第一批外出闯荡者,手头小有积蓄的陈邦奇得知镇里牵头成立莲藕种植合作社后,当即加入,发展了500亩观赏荷花,随后又陆续引进上百个名贵品种,还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参与举办荷花主题节会等吸引人气。
一年又一年,六赢村已连续举办了7届的荷花节,如今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不少村民纷纷加入:陈天龙流转500亩土地种西瓜、桃子发展采摘业;胡仲华、陈邦超等村民放下锄头,投身到景区的维护中,每月增收2000多元;有人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农家乐、民宿,有人开发出荷花艺术产品,有人通过电商销售特色“土货”……
去年底,铜梁区将六赢村纳入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综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探索。现在的六赢村,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竹篱随草油路延伸,农家庭院白墙黛瓦,远处青山近处碧水。硬条件改进了,软环境也提升了不少:遇到矛盾纠纷有调解工作室;小孩放学后有“四点半课堂”;村民办理事项基本不出村;和城里一样,村委会便民中心电子屏上还插播“用工信息”,办事大厅和城市社区的“一站式”办公没什么两样。
由当初500亩观赏荷花基地发展起来,如今涵盖了整个村庄的荷和原乡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让该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村子就像一块大磁石,不仅吸引了游客,更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回乡,目前已有近500名村民回归。
“致富门路有了,环境好了,大家对未来就有了盼头。”今年初才从城区搬回村里的方春梅说,“群雁归巢”是水到渠成。
“归雁”带来新技术新观念
农业新经济产出大不同
天空飘着丝丝小雨,在铜梁西郊巴川街道玉皇村一个苗圃里,面色黝黑的陈贵虎正蹲在地头查看沃柑挂果情况,在其身后的育苗大棚中,培育着15类100多个品种的果苗。
陈贵虎是铜梁区成王果业的创始人,出生于铜梁安溪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十几年前,他辞掉了当地基层果树技术员的工作,到外地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贵虎在四川一家企业接触到先进的果树苗木培育和管理技术,这让他大开眼界,决定在这家企业边打工边学习。
2006年,学习了三年果树培育和种植技术的陈贵虎回到铜梁,流转40多亩土地,创办了自己的苗木企业。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创新了3项果苗培育技术,在专业杂志上发表50多篇科技论文。如今,陈贵虎创办的企业实现年销售果树苗木400多万株,苗圃发展到1100多亩,成为西南地区排得上位的综合苗木培育场。
作为最早一批落户玉皇村的农业创业者,陈贵虎通过新技术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带动着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如今的玉皇村,已有近80%的土地流转出去,形成了经果种植、苗木花卉和生态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该村共落户农业企业11家,产值3.5亿元,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7万元。
归巢之雁,带来的不仅有新技术,还有新观念。
公路两边围成一块块虾田,每块虾田的水面上,都有数个水葫芦围栏。这是记者在庆隆镇金源村见到的生态小龙虾养殖场。
“水葫芦吸收富养物质,能净化水质。”养殖基地负责人张俊介绍说,他们通过该方式在金源村发展小龙虾养殖140亩,可年产小龙虾40多吨,产值可达250余万元。张俊所在的这家养殖企业是庆隆镇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而引入的生态企业。
“金源村由原先的金土、干坝、清源自然村合并而成,金土表明是田土肥沃,清源意味着水源清澈,干坝只要用好水源也能成良田。”金源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模对记者说,自南向北绕村而过的小安溪河是村民的命根子,无论怎样发展,保护好河流生态环境是底线。
2017年,返乡创业的张俊提出在村里建小龙虾生态养殖场,并约定与村民、集体实现利益共享,这与村干部的想法一样。当年,双方就签下协议:收益按领办人、入股群众、村社集体5:2:3进行分配。目前,这个项目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4万元收入,群众土地入股分红3万余元,带动20名村民就业。今年,该村规模化小龙虾和生态鱼养殖场已达5家,并带动周边10余户群众从事小龙虾养殖。
不仅是金源村,随着返乡回流人员增多,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观念在铜梁落地生根。“爱在龙乡”“晓霖捎客”等电商平台形成规模;巴川街道的微循环流水养殖推广顺利;双山镇的有机柠檬种植取得了生产与生态双赢……在“归雁”群体带来的技术、人脉、资源、市场、信息等要素推动下,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动力。
硬基础与软环境同步改善
“请老乡留在老家”
“土坯墙用水泥抹了,地面也铺了瓷砖,方便是方便了,老家的味道没了!”
“改都改了,看看明年的效果再说嘛。”
这几天,石鱼镇兴发村党支部书记张兴洪没少和村民林光华“拌嘴”。两人对林光华的农家乐提档升级有不同看法,张兴洪希望保持建筑的原有风貌,林光华更侧重舒适性。
“他以前整天在外面跑,有思路有想法,但我觉得还不够超前。”张兴洪介绍,几年前,林光华在外面开货车跑运输,妻子在家照顾孩子,家庭月收入8000多元。去年,张兴洪动员像林光华这样有头脑、有资本的村民回村开办农家乐,既能照顾家庭,又有钱赚。起初,林光华觉得外面挣钱多,回到村里搞农家乐“没意思”。
兴发村位于铜梁巴岳山后山,村里九成以上农户建有果林。近年来,该村先后发展起桃、李、梨、枇杷、樱桃等水果3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兴发村的道路、沟渠、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又通过举办赏花、采摘等特色活动吸引人气,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每年有近5万人。
为满足游客需求,从去年起,张兴洪就开始鼓励村民修建农家乐、餐馆等增加收入。林光华开始并没在意,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村里举办李花节,其他两位村民开办的农家乐赚得盆满钵满。很快,林光华也回到了村里,利用祖辈留下的老房子搞起了农家乐餐馆,因为地势高、环境美,今年赏花节期间,林光华的农家乐每天收入上千元。
看着收益一天天增加,林光华对村里的发展上了心。今年采摘季过后,村里征求大家伙意见,林光华等返乡人员与村党支部成员们一道,对村里“花果山”提档升级的众多细节进行一一完善。几个月下来,新的规划终于获得大伙的认可,6.8公里的田间便道修了起来,新的停车场建了起来,环山路的走向定了下来。今年,兴发村被区里列入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不仅如此,兴发村还定期邀请乡村振兴讲师团前来为村民讲课,内容从党的方针政策到乡村振兴战略,从电商营销到果树管理、子女教育、金融理财等。不久前,村里还决定由群众选择上课题目。良好的互动,带来兴发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和谐,关心村里事的多了,讨论发展的多了,回村发展的多了。
雁归巢,既有自发动力,又有外部引力。东城街道姜家岩社区九组的刘李以前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2018年春节回家后,社区干部就上门动员他就近就业。“街道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园区和企业。家乡的变化特别是企业优良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我留了下来。”刘李说,在老家上班与在外工作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小,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
每年春节前后,铜梁对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摸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开展“就业创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再就业服务周”等招聘活动,还利用街道和村社区LED显示屏发布用工信息,“请老乡留在老家”。
基础硬条件,以及生活、就业软环境的同步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归雁”。今年以来,全区已有超过10000名在外农民回乡发展。
“老乡回到老家”,人气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有了,风景也就更美了。
记者手记>>>
把握乡村振兴规律留住老乡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关键是人才,如何把握市场规律留住人才?铜梁的做法是:不拼财力拼作为,上下互动,内外兼修,强基础、壮产业、展前景,吸引人才、留住老乡。
在铜梁的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六赢村在农旅融合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改善过程中,吸引了全村近1/3的的青壮年回乡,这些人带着新理念、技术、人脉、资源、市场、信息等资源回来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活力,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六赢村的振兴形成了良性互动,完成了乡村发展生态闭环的构建。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就是让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通观整个采访,我们发现铜梁区留住老乡,不靠嘴上功夫,不靠行政指令,而是通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总收益对比、通过算账来留人;通过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整体舒适度来留住人;通过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让留下的人安心;通过内外兼修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
“不拼财政投入,不搞上热下冷,而是把握乡村振兴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铜梁区委负责人说,该区坚持“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结合、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组织引领与群众参与结合”的思路,让人们从乡村发展中获得的收益逐步与在外打工的收益差距缩小,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使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上与城市差不多甚至环境更好的日子,让返乡者在熟悉的环境、亲和的乡风和良好的治理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安心留下来。
本报记者 张永才 王亚同
相关新闻
- 2018-11-02视频:乡村振兴凝聚信心与期待
- 2018-11-02乡村振兴战略激活乡村游 宁夏乡村旅游队伍不断添“新兵”
- 2018-10-29以乡村人才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2018-10-292018“互联网+”乡村振兴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