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真善在高处汇通(美育)——以文学经典解读为例
原标题:美与真善在高处汇通(美育)——以文学经典解读为例
美育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情感从马克思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学形象的熏陶和潜移默化,进入高尚境界。
美育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使人易于进入文学表达的世界,在言尽处体会丰富意蕴,使人能够通过辨析理解思想的真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美育最高理想乃是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智育莫不如此。人的知情意、文学的真善美从差异处升华,最终统一
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理论集中于德育和智育,也很强调诗教。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只是没有明确概括为德育、智育、美育的系统范畴。最早从教育理论角度提出美育的是王国维,1903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精神之能力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情感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完全之人物,不能不具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亦分为三部:知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这种知、情、意和真、善、美三者统一的观念源自德国康德。五四时期,蔡元培进一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王国维、蔡元培取康德思想合理内核,把真善美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纲领,使美育从形而上学的迷宫回到现实人生,对我国教育理念现代化具有开辟之功。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把握世界的理论的整体理论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这就是说,艺术的美的情感价值和理性价值是有所不同的,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而且是情感的动物,二者统一才是完整的人。
美育重视审美超功利性
美育要落实,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情感审美与实用功利的善的区别和联系。实用性在人类生存中占有先天优势,出于生存需要,情感受到理性的压抑;被压抑的情感使人产生超越实用功利的审美追求,进而把被压抑的情感索回。这种超越实用的审美追求是动物进化为人的标志之一。
不理解美的超越性就很难从经典文本中获得精神营养。《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与木瓜相比,琼琚不但异常珍贵,而且是不朽的,二者价值明显不相等,故诗再三咏叹“匪报也”,指出友情和爱情超越实用功利。这种“不带任何利害关系”的情感使人进入审美境界。
“经济理性人”的等价交换原则对情感具有相当的压抑性。美育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情感从马克思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学形象的熏陶和潜移默化,进入高尚境界。但审美价值的潜移默化与实用功利的矛盾是长期的,光有情感很难保持定力,此时意志是决定性的。因此,美与善两种价值取向在深层又是水乳交融的,故康德又说“美是德性的象征”。在理论上不明确,就会被风行一时的反本质、去真理的解构主义所俘虏。
比如,一位中学生为文批判《愚公移山》是主观唯意志论,是不顾客观条件地蛮干,有人称赞其富有批判精神。这种解读反映出解读者只有“经济理性”而缺乏“审美感性”,不理解愚公移山是“德性的象征”。寓言中的智叟从实用观念出发认为移山不可行,愚公则认为山体固定,子孙无限,无限定胜有限。但故事没有回避生产力低下这一客观限制,没有让愚公子孙把山移走,而是以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移走大山,通过想象力超越“经济理性”,赞扬蚂蚁搬山精神是对功利算计的超越,使人进入高远精神境界。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科学技术发达了,神话成为空想,马克思又说:“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来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愚公移山》正因表现出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纯粹以及坚守信念、矢志不移的精神,成为世世代代的精神宝典。
美育着重提升审美感受力
审美形象超越实用,由此具有审美感染力。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实用功利而言是空想,但其情感力量穿越千古;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知死后告亦无知,仍遗嘱家祭无忘报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女主人公感情被背叛,不但舍弃财富,而且生命都不要了。情感不同于理性,其复杂性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因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古往今来,经典文学形象的内涵往往生动可感却难以言尽,以至于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美育不仅要提高人对文学形象的感受力,也要教人善用理性逻辑,理解美何以为美,在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确立最哈姆雷特者。若无敏锐感受力和准确判断力,往往面对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也难以解读其真谛。比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批语是:“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其实也可以这样解读:诗中根本没有悲痛,完全是一派乐观浪漫的高亢情调——即使军令如山,也要喝个痛快;即使出征赴死,也要尽情享受生命。酒醉之后上战场,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是诗的想象。
这种英雄主义豪迈在中国文学并非个别,早在屈原《国殇》就有“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王维早年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就是以婉约为特点的李清照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更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革命烈士陈然“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这种坚持理念、慷慨赴义的精神构成中华民族舍生取义、浩然正气的传统,而不同的表达又构成这种传统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美育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使人易于进入文学世界,在言尽处体会丰富意蕴、体会不同的精神境界,也使人能够通过辨析理解思想深意,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美育与德育智育在高处会合
美育之难,在于人们常常无视科学理性的真和情感的美在价值上的差异。鲁迅在《新秋杂识(三)》中说:“写得太科学,太真实,就不雅了”。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因为超越花作为植物器官的科学价值,表现自己超凡脱俗的意趣。悠然,就是无意间的一瞥,有版本作“望南山”,就刻意了,难以表现不为五斗米折腰泰然的美。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用科学的真淹没情感的美,通常表现为一种机械唯物论的强制性阐释。比如,《岳阳楼记》写出了景观的“实感”,其实,当时范仲淹远在陕西邠州前线,身负军政要务,哪可能擅离前线到湖南去写文章?第二年贬河南邓州(现南阳),距离岳阳好几百里,更不敢擅离职守。范仲淹就是根据滕子京送给他的“巴陵胜景图”,结合少年时期在太湖边的经验,审美情感催动想象,进而写出栩栩如生的壮阔景观。
领略美与真的矛盾,还要防止另一极端:忽略美与真在矛盾中的统一。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范仲淹仕途坎坷,仍怀兼济之志。这就不仅是情感审美,而且是王国维所说“知力之理想”,属于“真”的范畴。高度的情感的美不但以善而且以真为底蕴。在这里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和康德的情感价值汇合了。按朱光潜的说法,则此处不仅是情趣,而且是智趣。
美育最高理想乃是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也莫不如此。人的知情意、文学的真善美从差异处升华,最终统一。这就好比登山,无论从哪方面动身,最终都将在山顶会合。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相关新闻
- 2018-10-28培育致富产业 共享美好生活——关注贫困县脱贫摘帽之高台篇
- 2018-10-19把握美育内涵 塑造美好心灵(美育)
- 2018-10-17胡智锋|寄语·第四届全国师范大学教师作品展 暨美术设计教育论坛
- 2018-10-10【中国那些事儿】育儿更轻松!美媒:人工智能悄然改变中国人的“养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