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语录

用高品质创作挤干水分(热点聚焦)

18-11-01 08:4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杨瑞

  原标题:用高品质创作挤干水分(热点聚焦)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行业高速发展,在丰富大众精神生活、引领风尚、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广受欢迎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但是,在电视剧创作方面,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注水剧”受到观众抵制。

  电视剧的“注水”是指制播双方为了最大程度追求商业利润,刻意在原著和剧本基础上对作品主题、故事内容、人物塑造和情节等进行修改增删,以拉长剧情的行为。电视剧的“注水”主要有思想、内容和制作等类型——思想“注水”导致作品价值缺失、善恶不辨、格调不高、低级趣味,只考虑经济效益,不关心社会效益;内容“注水”体现为故事拖沓、节奏变慢,粗制滥造、虎头蛇尾,本应是节奏流畅的故事,却硬生生被“凑集数”拖垮;制作“注水”则多表现为工业机械化生产,拼凑剧情等,如一些五六十集的电视剧四五个月便“破茧早产”。

  判定一部电视剧是否“注水”,不应只依据集数多寡。要根据艺术创作规律,让作品篇幅服从叙事需要,由内容情节发展支配。电视剧作为文艺产品,检视其成功的标尺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其载体。电视剧创作应根植现实,放飞想象,为力求作品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生动,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活,不宜拘泥于篇幅。

  一部电视剧精品的诞生是相当艰辛且投入巨大的创作历程。从题材策划、剧本创作、资金筹集、剧组筹建、开机拍摄、后期制作到发行播出等诸多运作环节都面临挑战。作为艺术家的创作主体通常坚守艺术美学导向以通俗的艺术形式实现价值和情感表达;作为制作发行主体的影视公司、电视台力求通过艺术商业化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投资主体的其他商业机构和广告商等部分利益相关方则多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逻辑,希望以最少成本将电视剧的艺术产品在市场上转化为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商品,创造可观利润。因而,电视剧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不吻合的问题时常出现。这也是电视剧出现“注水”问题的重要原因:不同利益主体在创作中的博弈角力容易使文艺作品迷失方向——电视剧的艺术属性与商品属性发生矛盾。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生产数量虽稳居世界第一,每年1.5万集左右,80%以上剧目可以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播出,但在所有播出作品中,精品仍是少数,优质内容供给比较稀缺。

  事实上,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挣得“盆满钵满”。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基于利益考虑希望播出作品能够受到观众较长时间的追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且电视剧的长篇大作更能帮助观众培养收视预期,形成追剧效应,以利于广告招商、时段开发和品牌营销等。但如果作品质量堪忧、粗制滥造,观众和广告商并不会买账。

  从电视剧受众的角度来看,艺术欣赏过程是否悦目、赏心和共鸣最终决定着电视剧的成败。观众欣赏一部电视剧,也是在根据自身生活体验解读作品、进入作品、超越作品,进而形成主观审美判断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的社会阅历、认识水平和审美观念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产生深刻变化,大众艺术趣味整体逐渐呈现出高艺术性追求、高视觉需求等趋势,审美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类型化的特点。观众的思想水平、审美趣味与艺术鉴赏能力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部电视剧是否“注水”的基本判断。

  因而,电视剧创作者更需研究大众艺术趣味的嬗变。只有精品战略才能让电视剧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娱乐至上的作品多为浅层次感官娱乐体验,极易造成大众审美疲劳。当前电视剧按集论价的销售模式为“注水”剧赢得一定生存空间,但“丢质保量”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不仅很难保证电视剧制作方回收成本,更可能因不尊重观众而折戟沉沙。

  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已掀起一股清新脱俗的升级之风。随着观众对文艺作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过去依靠数量规模扩张的“挣快钱”的时代已经结束,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正在来临。只有深化电视剧行业创作的供给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提升电视剧产品整体品质,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电视剧“注水”问题。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精彩推荐

  • 图解:一分钟看兰州供暖 图解:一分钟看兰州供暖
  • 甘肃消防在行动:速解一高校缺水之急 甘肃消防在行动:速解一高校缺水之急
  • 【生态聚焦】  让矿山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平衡” ——甘肃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见闻 【生态聚焦】 让矿山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平衡” ——甘肃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见闻
  • 老房子“穿新衣”屋子里暖意浓 兰州市城关区年内为40万平方米老旧楼加装保温层 老房子“穿新衣”屋子里暖意浓 兰州市城关区年内为40万平方米老旧楼加装保温层
  • 兰州市马拉松主题公园清淤开园 兰州市马拉松主题公园清淤开园
  • 兰州音乐喷泉恢复原貌 兰州音乐喷泉恢复原貌
  • 兰州黄河风情线步道 11月10日将重新开放 兰州黄河风情线步道 11月10日将重新开放
  •  今冬供热“零点督查”启动 8个专项督查组对兰州50余个供热站开展现场检查 今冬供热“零点督查”启动 8个专项督查组对兰州50余个供热站开展现场检查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正式挂牌 宋亮出席揭
2   甘肃省电子政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平凉召
3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挂牌成立 李斌出
4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挂牌
5   【飞阅甘肃】山丹马场:收获燕麦草 收
6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主任会
7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挂牌成立 常正国出席
8   图解:高考11月1日开始报名 6类人不得
9   “双安双创”牢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
10   唐仁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32次常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