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那些微小的善念(民生观)
原标题:点亮那些微小的善念(民生观)
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妨通过仪式感,为此营造一个友好的环境。
马路边捡到钱,怎么办?歌里唱了: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成都两个小朋友就是这么干的。他们捡了5毛钱,一路小跑交给民警。民警呢,没有敷衍,而是拿出接警本,趴在桌上仔细登记相关信息。这场景,看着让人动容。
事儿,很小,之所以这么做,民警的理由是:这种仪式感能鼓励他们拾金不昧的精神。
网友纷纷点赞,是为了孩子的拾金不昧,也是因为民警的做法——“一颗种子从此埋在孩子的心里”“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忽略了。路边的自行车倒了,邻座的衣服掉地上了,某人的挎包没拉拉链……看到了,扶一把、捡一下、提个醒,很容易做到,但有时也可能就忽视了。
每一个微小的善念,都值得点亮,也应该点亮。我们不妨为此营造出一个友好的环境。如何营造?利用仪式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民警为小朋友做登记,就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社会教育。仪式在这里强化了正能量,鼓励了向善之心。
仪式的作用,在于通过特定动作或程序,使一些事物或行为区别于其他。开学和毕业都有典礼,结婚时会举办婚礼,纪念日也要买上蛋糕鲜花……通过仪式的“加成”,我们的内心获得了一种确认,感受到人生进入新阶段、某一阶段告一段落、爱和认同等意义。
过年是我们一个重大的仪式。有些外国人不大理解,为什么在这一天一定要阖家团圆,穿新衣、放鞭炮?实际上,过年的这些仪式,在不断加深着我们的家庭观念和孝亲观念。在外奋斗一整年的意义感、对生活的确定感,皆来源于此。
教育也要善用仪式。小时候我们都得过小红花,这个仪式就让我们受到正向激励:下次还要表现更好。“中国好人榜”“感动中国”等对正能量的大型表彰仪式,也是同样道理。
仪式要为内容服务,背后要有爱心。如果没有爱心、空立仪式,不仅没有鼓励效果,甚至可能会形成反作用。让我们向这位警察学习,用恰当的手段呵护点滴善念,传递些微善意。
相关新闻
- 2018-09-19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2018-03-10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 2017-06-07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 加固“四梁八柱”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