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人民日报拉萨10月12日电(记者邓建胜、袁泉、琼达卓嘎) 一年封山大半年,全乡只有三个人,“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去年底通路、通电后,来玉麦的游客越来越多,四家‘农家乐’不够住了。你们看到了吧,现在乡里冒出好多建设工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见到记者高兴地说。
今年2月,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这正在给21个边境县中的628个边境村,带来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边境村群众脱贫,是西藏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截至去年底,628个边境村中,还有67个不通电、25个不通公路。尽快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留住边民兴边固边,成为西藏振兴乡村的当务之急。
固边就得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聚焦“水电路网、教科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边境地区道路通达率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快改善。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边境小康村131个,共新建改建群众住宅40.13万平方米,建设村内道路316公里。
固边必兴边,兴边就要兴产业。西藏近几年着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建设,因地制宜推动边境特色产业发展。走进察隅县的沙玛村,特色养殖等各种项目搞得如火如荼。“这里以前项目少、资金少,村民收入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村第一书记王文明说,他是2016年7月从林芝市市政管理局派到沙玛村驻村的,领着村民利用当地优异的资源禀赋,创办圣地农牧民种养殖合作社,村里6名贫困户如今也脱了贫。
固边兴边,关键靠党的领导。西藏自治区党委负责人表示,自治区出台一系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农牧民、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优秀党员干部到边境农村地区任职,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为边境小康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记者在玉麦了解到,现在的玉麦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5.58万元。整个西藏4000多公里的边境一线,破旧的民居开始被抗震、保温、美观的藏式新楼房代替,柏油公路、电网、宽带等通村进户,学校、医院、文化广场、生态产业纷纷落地。根据规划,到2020年,西藏628个边境村将全部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富裕文明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