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钢笔都去了哪里
原标题:光明日报:钢笔都去了哪里
电影《美丽心灵》中有这样一幕:学生为学问高深、贡献巨大的教授献上自己的一支钢笔,以示敬意。笔者是“60后”,学生期间使用钢笔的经历还记忆犹新。在小学,在中学,一支钢笔犹如现在的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个人的饰品,写字、赏玩、馈赠、珍存……它陪伴我们许多年,其包含的意义远远超出书写的范围,代表太多的符号。
在市场产品无奇不有的今天,忽然间发现选购中意的钢笔变成了一件难事,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林林总总的一次性笔,各个品种、各种花样,应有尽有。这些现代的笔的确更加简单方便,价格也很便宜,也可随手弃之,同时还能带来“物品极大丰富”的满足感。假如尝试更换笔芯,你会发现其塑料外壳的寿命和一支笔芯的寿命也差不了几天。如此,想使用钢笔的愿望忽然变得很强烈。然而市场实践发现,现在的钢笔也如月饼一般,通过精美的外包装,摇身变成高档奢侈品,普通钢笔已难觅踪影了;即便费尽千般力气淘得钢笔,墨水似乎也不那么方便购得。
有种说法值得玩味:钢笔到“一次性笔”的转换,其实与我们真实需求并无太多关联,更多是生产公司和厂家的策略,也是支撑一切高度商品化的现代社会的计谋。据估算,在我们所购消费品中,能伴随自己6个月以上的只有1%,也就是说大多数商品在6个月之内即被废弃。在现代社会,我们不知不觉地被诱入了制造—消费—废弃—再制造—再消费—再废弃的加速循环之中,被无处不在的商品所包围和奴役。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些顺理成章的过程,包括婴儿诞生、老者逝去,甚至是天灾人祸、生活方式、恋爱婚姻等都充满了商业化气息,失去了原有的品味。
我们是否彻底变成了商品的奴隶?考虑到这一逻辑,人类社会在经历一些大灾大难之后,受灾人口面对的大多不是如何寄托对逝者哀思的话语环境;相反,人们被告知的是:要使店面尽早开始营业,要使人们尽快出去购物……打着恢复受灾民众正常生活秩序的旗号,其实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为了继续保持这个社会的商业运转。
“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也许应该被“供给制造需求”取代。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商家发明并传播了体味和口臭的概念。这些正是隐藏在光鲜商品背后的经济学密码。其实,不只是商品需求,我们很多其他需求都是被创造出来的。现代社会的发展结果之一,便是我们越来越被投置于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需求掌控之下。在这样的时代,笔者越发怀念钢笔。
(作者:叶敬忠,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新闻
- 2018-10-11光明日报:改善休假结构不妨让市场做主
- 2018-10-10光明日报:新零售成为消费升级新引擎
- 2018-09-29光明日报:“问题孩子”更需善待
- 2018-09-29光明日报: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如何才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