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中国经济“压舱石”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向优,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空间。(9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人们高兴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继续夯实。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超过445公斤,比国际粮食安全线多了45公斤。“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一个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无疑是必须牢牢守住的生命线。如此,才能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夯实基础。
除了粮食喜获丰收,让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给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抗击风浪、应对经济以及国际上各种风险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外,农村的发展潜力更加巨大。目前,我国有2800多万农民从事休闲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2.87亿农民外出务工;去年,超过28亿人次到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并将继续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向乡村,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一切,让中国经济更具韧性。
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我国农业贸易体量巨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市场之一。目前,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我国都是全球最大买家。这既能解决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又能调节口味、丰富餐桌,同时也从一个层面证明,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让全球最大农产品市场更加繁荣也更加兴旺。
就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实干”,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说,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同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义也在落实和实干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真正从思想上将其看作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只有认知到位、行动坚决,才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相关新闻
- 2018-09-29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系列图解之二
- 2018-09-29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
- 2018-09-29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
- 2018-09-28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系列图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