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话语】敦煌文博会:让人文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敦煌文博会:让人文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系列评论之一
本网评论员:瞿方业
敦煌文博会是目前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每年举办一次,每年一个主题。今年文博会的会议主题是“展现丝路风采,促进人文交流,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年的主题,根植于历史,回应着现实,深刻阐释了敦煌文博会之于“一带一路”的宏大现实意义——通过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促使各界广泛的接触,让各国民众心灵共振,感情相近,价值观、审美观融通。
心通了,路就通了。人文交流,本质上就是“通心工程”,是读心、暖心、通心的过程,就是通过人文风釆的展示与交流,让心灵撞碰,共识积累。心灵相亲了,就能坐到一条板凳上,交朋友,谈生意,利益共享,命运与共。
应当看到,文化差异从来都是国家间交往的障碍性因素之一。同样,它也可能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沿线各国,发展历史不同,认识理念、文化价值、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价值都存在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可能扩大歧见,增加偏见,影响国家间的认知差异,进而可能增加交易成本,抑制跨境投资、贸易往来、交流合作。
当然也要看到,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化之间也有共通性,在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点。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基础。通过人文交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积累共性,增加信任,增进感情,消除差异,消弭偏见、化解分歧,扩大合作基础,消除信息壁垒和信息摩擦,消除跨国投资和贸易合作带来的风险,最终互通有无,洽谈生意,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敦煌文化是历史上丝路各国心灵相交的结晶,敦煌文化未来更应成各国心灵交汇的基础。敦煌作为一种宏大的精神存在,在现实和历史的语境下,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它的生成与发展,本身就是历史上各国人文交往的产物,是历史上各国经贸往来,友好往来的见证。它的存在和发展历史雄辩地说明,丝路文明不仅是一条经贸之路,更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
在新时代,各国民众对于敦煌这一盛大文化的热爱,无疑也能成为各国之间合作互信的基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应当自觉地认识到这些历史及现实的基础,让丝路文化、敦煌文化,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引领“心相交,民相亲”的平台,自觉地让人文交流成为夯实经贸及社会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敦煌文博会,就是在实践这种自觉的引领,就是要自觉地扩宽扩大心灵交汇的河流,让人文共识上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为了扩大共识,修通心路,我们在操作层面自觉地“展现丝路风采”——上演《大梦敦煌》,舞起《丝路花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18位知名画家来了,他们已多次来到敦煌,画敦煌,感受敦煌,传播敦煌;主宾国乌克兰也将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开幕式当晚,乌克兰艺术家将与中方演员在敦煌大剧院进行联袂演出;乌克兰摄影图片展将以乌克兰历史、建筑遗迹、人物、风景等为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展览。世界百余参展国都将带来精美的艺术品……这些影视、歌舞、动漫、画作将汇成一个人文交流的海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跨越国界,超越差异,消弭偏见,积累共识。
自觉而热烈的人文交流,将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我国联通,建立起纵横交织的文化融合和社会交流网,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在相互理解、友好相待中构建命运共同体,世界将在这种心灵沟通中,在敦煌盛大的文化之美中,更加相亲,更加美好。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