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
原标题: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统计数据表明,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十二五”初的52.2%提高到57.5%,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达到11.7%。大飞机、量子通信、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速铁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重要技术应用引领世界潮流。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事实上,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会有利益的竞争,而关键核心技术就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法宝”,谁掌握了这些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谁就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全球格局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系统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世界科技创新史表明,国家实验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攻破关键技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加快在重大创新领域布局体现国家意志、世界一流水平、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尤其要聚焦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生命科技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要聚焦国家需求,统筹整合力量,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强化规划引领,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
完善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体系。像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要发挥国家战略力量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要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体制中,还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等倾向,资金零散化、碎片化,项目条块化、部门化等问题客观存在。要想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成果导向,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
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既要培养优秀的带头人,也要有好的团队。要发挥年轻科学家作用,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加强科技领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把党和国家科技政策贯彻落实好的组织型人才,成为领导科技工作的行家里手和科研人员的知心人。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强化创新伙伴关系。
相关新闻
- 2018-09-03张玉良:创新是成就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驱动力
- 2018-08-29在新时代的阳光照耀下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纪实
- 2018-08-23哈尔滨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
- 2018-08-16在党的旗帜下奋进强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人民军队党的建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