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海西行| 从衣食住行看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改革开放四十年新变迁
本网记者 沈文刚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村庄自有它的故事。”1978年改革开放无疑是茶卡镇巴音村实现飞速发展的“起跑线”。巴音村1969年建村,隶属茶卡镇巴音乡2社,住户只有15户,没有耕地,仅靠牧业维持生活。1971年从原巴音乡搬迁到位于茶卡镇以东20公里的小水桥,部分村民开荒农耕,部分继续放牧生活。2013年通过城乡一体化搬迁项目,巴音村从小水桥整体搬迁到茶卡镇区,全村群众通过流转土地、草场,在镇区、旅游景区打工,经营农家乐、牧家乐、餐饮、家庭宾馆等方式增收。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发展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巴音村的人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凭着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逐步迈向丰衣足食、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2017年巴音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52元,摘掉了“贫困帽”,使村容村貌换上“新装”。
衣: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过去村子里的人都不富裕,原来买布靠布票,后来穿的衣服主要是用牲畜皮毛或饲草换取布料后自己缝制的,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们穿衣服也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就老三。’”提起往事,巴音村年逾古稀的老支书祁占义依然是唏嘘不已。过去巴音村的群众生活条件差,往往是“一衣多季”,现在村民富裕了,对穿着的要求和品位也相应提高,不仅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休闲鞋所取代。从七十年代的单一色彩,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巴音村群众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着装上的花销生动反映出巴音村普通家庭的消费水平,清晰勾勒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巴音村群众消费水平的上升曲线。
食:从“聊以果腹”到“食不厌精”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巴音村由于发展基础薄,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落后,耕地面积少,平均粮食亩产量只有100斤左右,村民们往往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忙里忙外,可是没多少积蓄,大多数都是口袋空空,心里忐忑,人口较多的家庭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家庭一年用度,陷入“天天耕田吃不饱”的“怪圈”。“以前村里男人们的婚事都是‘老大难’,村里只有往外嫁的姑娘,少有娶进门的媳妇,女方来看家的时候,都得先到男方家面柜看看面有多少,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因为讨不到老婆去给周边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做了上门女婿。”如今60岁出头的盛廷海回忆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税的取消、国家的补助、新种植技术的推广、农产品的丰富、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产量节节升高。有些村民开始发展副业,摘枸杞、开商店、开饭店、打小工……生活是一天一变化,村民对“食”的需求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向“食不厌精”转变,饮食更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坚果已经随处可见,巴音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食品,肉类、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比重直线上升,实现了从“天天耕田吃不饱”到“不种田却吃得好”的可喜变化。
住:从“居有其屋”到“宜居家园”
巴音村建村伊始,村民住房都是1958年河南知青建的土胚房,在土墙上挖一个倒“U”型大洞,就是自家的大门,下雨怕漏,下雪怕冷,冬天只能穿着棉袄缩在土炕里取暖,说句“取暖基本靠抖”也不为过。一些家庭户主与儿子儿媳分家时,在土墙上挖个洞另开一扇门进出,就算是儿子媳妇单立了门户。随着改革开放,巴音村群众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好。2013年,政府实施城乡一体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巴音村35户群众从小水桥整村搬迁至茶卡镇区巴音新村,在政府坚强领导和积极帮助下,一座座二层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美观舒适,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而语,房间内设施齐全,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等一应俱全,群众的家庭住房从“土胚房”发展到“小洋楼”,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2015年,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大力培育旅游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这为巴音村群众带来了非常难得的致富机遇,部分村民开始在景区摆摊经营小商品生意,部分家庭发挥住房宽敞明亮又具有本地特色,能吸收外来游客居住,体验高原民族风情的优势,大力发展家庭宾馆。从第一家第一张床位,到如今的25家450张床位,每个家庭宾馆年收入5至15万不等……现在,巴音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了,一系列的变化让百姓的心更亮了,干劲更足了,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强了。
行:从“泥泞小道”到“阳光大道”
“一路颠簸路泥泞,拐弯抹角路不平”是对改革开放前巴音村道路的真实写照,在那个年代,巴音村村民“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贫困程度可见一斑。1980年,随着人口的增多,巴音村成立了村委会,1983年又成立了村党支部。1984年第一辆拖拉机开进了巴音村,全村男女老少都拥了出来,鹅鸭一样仰起颈项,张望着这头“突突突”吐着油烟的“怪物”,叽叽喳喳议论着,轰鸣的机器声响彻云宵。近年来,县政两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为民办实事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巴音村村民的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宽阔的马路、方便的通讯、便利的就医就学……无不诉说着改革开放40年来巴音村天翻地覆的变化。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巴音村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户户通、路路通、全面体检、合作医疗、孕前优生、农业补贴、技能培训、安居富民、养老保险、免费教育、移风易俗……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出行不难了、看病不怕了、种地有保障了、就业有技能、建房有补贴、年老有补助。如今的巴音村,经过40年改革开放养分的厚植与滋养,越来越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辉与色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感召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实施下,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中,未来的巴音村人必将奋力发扬“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汇聚起热爱巴音、建设巴音、奉献巴音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在新起点向着美好生活乘风破浪!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