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柴达木腹地的幸福小区:牧民从帐篷走进楼房,生活变成什么样?
8月的柴达木盆地格外迷人,蓝天白云下,戈壁茫茫,草场青青。
在柴达木腹地的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生活小区内,80岁的蒙古族老阿爷杨登加木措热情地拉着记者的手,请记者到他家里坐一坐。
8月27日,记者跟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媒体海西行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蓄集乡陶尔根家园社区。
80岁的杨登加木措老人向川报观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刘非小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处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海西州是一个移民型、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有36个民族。陶尔根家园位于德令哈市区西北2公里处,通过实施国家游牧民定居点工程建成现代化新型社区,是海西州“牧民向市民转变、帐篷向楼房转变”的典型示范。
一走进陶尔根家园社区,最吸引人的是一幢幢富有浓郁民族特色、格调统一的居民楼,一张张肤色黑红却笑容质朴的热情面孔,呈现出新型城镇化牧民社区朝气蓬勃的新景象。
社区居民楼前停满了车
来到杨登加木措老人的家里,110平米的三居室整洁干净,客厅装饰充满民族风情,一个有了年头的打奶桶放在了电视柜旁。“我们现在是生活在社区,生产在牧区,日子过得好!”因为普通话讲得不太好,老人讲几句,便马上催着身边的社区干部赶紧翻译,讲自己的4个孩子,讲定居后生活的便利,讲自家的春夏秋冬四季牧场……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居民楼充满民族特色
一起前来的蓄集乡武装部部长孟克吉日格力说,社区里住户幸福感都很高。大家以前是牧民,在搬迁中住进了陶尔根家园小区政府补贴建起来的楼房里,享受到各项政策补助。现在城里有住房,牧区有四季牧场,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两辆车,一辆小轿车家用,一辆皮卡车或越野车用来到牧场从事生产。加上社区管理到位,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人,大家的幸福指数一天比一天高。
记者参观社区服务中心
陶尔根家园社区居住着德令哈市4个乡镇、13个牧业村、870户3500余名牧民群众,其中蒙古族占95%。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0元。
近年来,陶尔根家园社区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目前已建成“德令哈市13个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集中发展牦牛酸奶、民族手工艺品产业。下一步还要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拓宽牧民群众增收渠道。
相关新闻
- 2018-08-27走进神奇柴达木感受大美海西州 “全国媒体海西行”活动启动
- 2018-08-22柴达木“绿洲”的草原、寺庙和枸杞
- 2018-08-21柴达木盐湖6000万吨“镁害”变“镁宝”
- 2018-08-21柴达木枸杞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