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作用、挑战及对策
原标题: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作用、挑战及对策
近年来,金砖国家达成一系列人文交流合作文件,议会、政党、青年、智库、地方合作持续推进,金砖合作的民意基础日益巩固。尤其是金砖国家电影节、运动会、文化节的相继启动,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逐步迈入全方位推进的新阶段。2018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成果再次得到五国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但相比其他领域,人文交流与合作仍是金砖国家合作的短板,合作成果有待深化,并且机制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金砖国家政治交往与经济合作的日益深入,人文交流在弥合分歧和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推进人文交流合作的稳定、高效和深入发展,必须加强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夯实人文交流合作的制度基础。
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合作中
拥有独特地位
金砖国家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大陆,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也都是人类多元文明的重要代表。人文交流与合作是推动金砖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金砖国家深入合作的必然要求。总体来说,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交流是金砖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
人文交流合作是金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近年取得重要进展。2015年6月,首届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7月,《金砖国家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期间签署,为金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2017年,中方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以来,金砖国家达成《落实〈金砖国家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行动计划(2017—2021年)》《金砖国家加强媒体合作行动计划》《金砖国家青年论坛行动计划》《金砖国家电影合作拍摄2017—2021年计划》《金砖国家电影人才交流培养计划》等系列文件,并成立图书馆联盟、博物馆联盟、美术馆联盟和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人文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1]厦门会晤期间金砖国家文化节的正式启动,使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继电影节、运动会之后有了新的平台,推动了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模式的常态化发展。当前,人文交流合作已与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共同构成了金砖国家合作的三大支柱,并且是潜力巨大的金砖国家合作增长点。
二、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深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是金砖国家深入合作的重要基础。金砖国家合作不仅是政治外交关系的发展和经济贸易往来,更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以及青年和妇女交流等人文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并且与其他合作领域不同,人文交流与合作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金砖国家国情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此背景下,只有构建人民之间交流的纽带,才能求同存异,让五国人民心灵相通、相互信任,从而夯实金砖国家合作走深走实的根基。
三、人文交流是深化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必然要求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贸易投资方面,金砖国家全面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批准《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行动纲领》等系列文件;在金融货币方面,金砖国家成立了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建立了银行间合作机制,并就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改革达成系列共识。此外,金砖国家还达成深化工业领域合作、农业合作、创新合作、技能脱贫减贫等涵盖工业、农业、海关、科技、减贫、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的务实行动计划。金砖国家务实合作议题十分广泛,在一些容易达成共识的合作领域已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而那些难以推进的合作领域,彼此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分歧,取得重大突破的难度也会相对增加。因此,金砖国家合作的拓展与深化,越来越需要通过相互交流化解分歧、凝聚进一步合作的共识。
人文交流仍是金砖国家
合作的短板
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尽管人文交流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合作现状与金砖合作日益深化的需求不相匹配。与其他领域的合作相比,人文交流与合作仍是金砖国家合作的短板,并且人文交流对金砖国家其他领域合作的推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进展缓慢
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主要立足于推进经济领域的合作。这导致相比贸易投资、货币金融等领域合作的快速发展,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进展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文交流与合作本身具有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而民心相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经历较长时间的投入,才能在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合作初期,为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并创造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金砖国家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主要投入到政治外交和经济金融等领域。同时,在地方政府层面,由于人文交流与合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显现出来,因此缺乏在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加大投入的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文交流与合作进程的推进,并且一些合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协议和文件的签署,而实质上的进展明显滞后。
二、文化与文明的优势互补有待挖掘
金砖国家的人文底蕴深厚,文化与文明各有特色和优势,互补性强,并为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基础。历史上,金砖国家通过人文交流促进各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例子不胜枚举。200多年前,中国茶农将茶叶种植技艺传到巴西促进了其茶业的发展,至今仍流传中巴两国“以茶结缘”的故事;唐代高僧玄奘取经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向印度传播了中华文明的璀璨成就,还将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因明[2]乃至制石蜜[3]技术等介绍传入中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遗产。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形成了更具包容性的中国佛教文化。通过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良性互动,可以形成一种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积极力量。当今时代,在一些人鼓吹文化与文明冲突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各自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优势互补仍是金砖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人文交流的约束因素日益凸显
金砖国家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在信仰体系上,中国崇尚伦理文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巴西和南非拥有融入土著文明的基督教信仰体系,俄罗斯则拥有东正教信仰传统。在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以及处理人情事物的方式上,金砖国家人民都有自身的逻辑。在五国人文交流缓慢推进时,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分歧与摩擦会随着相互之间日益增进的了解而得以缓解和消除。随着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快速推进,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分歧与摩擦也会随之加速显现。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这些摩擦就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累积和升级,从而最终成为阻碍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制约因素。为此,要通过深化交流及时化解由于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
潜力有待挖掘
人文交流之所以是金砖国家合作的短板,既与金砖国家合作的阶段性优先安排有关,也与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相对滞后不无联系。目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已取得诸多进展,科技创新、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已建立定期的部长级会议机制。总体来看,由于机制建设与创新仍面临各种短期和长期的问题与挑战,这些机制在推进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作用和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在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牢牢把握当今世界人文发展的大势和金砖国家人文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将五国交流与合作的需求与现有的资源与能力、将长远目标和诉求与当前的行动与安排统筹起来考虑,提出符合五国国情的合作方向、目标与重点。目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很多,但由于缺乏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这些活动在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功能、地位与作用等基本问题缺乏清晰的定位,从而导致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和整合。从现有的人文交流机制来看,一是很多机制的目标、宗旨及实现手段尚不明确,合作效果的评估因此缺乏清晰的标准。这不利于合作机制的长远发展与完善。
二、人文交流机制间的协调性不足
人文交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的部门众多。由于金砖国家尚未建立统一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机制,也没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联系机制,各种机制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与协调。这不仅效率低下,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内耗。从现有机制来看,不同领域的人文交流机制的分管部门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少有协调,推进程度也各不一样。而对于一些领域交叉的合作机制,更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同时,双边与多边人文交流与合作机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待理顺。在金砖国家内部,存在很多双边人文交流机制。此外,金砖国家还需在人文交流机制设置中处理好成员国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协调并设计好同其他多边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相互关系。[4]总之,如何有效整合这些双边机制并发挥这些双边机制的协同作用,如何实现双边与多边机制的相互促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人文交流机制的约束力与执行力较弱
由于目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合作成果的落实上,难以通过现有机制约束成员国的行为,因而缺乏较强的执行力。从现有的人文交流机制来看,一般都是非正式的会议机制,并且很多机制没有建立长效性的机制化发展规划,对成员的权、责、利也缺乏清晰的界定。尽管金砖国家在很多人文合作领域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但这些计划还主要停留在指导性和方向性的意见上,对于如何调动资源和分担责任等实质性内容较少涉及,因此是否落实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落实仍取决于成员国的主观意愿。这使得合作成果缺乏有力措施加以落实,合作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全方位推进金砖国家
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从实践来看,有效促进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必须加强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人文交流机制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应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推动合作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有效发挥政府与民间机制的联动效应,在一些重点领域打造示范性成果。
一、发挥政府在机制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
在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方面,相对其他参与主体而言,政府的作用十分关键,尤其是合作的初期,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统筹作用,搭建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具体来说,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规划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行动。这既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也体现了政府不可替代的功能。二是发挥政府强大的协调能力,推动部门之间协调的常态化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到资源的集约式投入,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内耗。三是为其他参与主体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氛围,扫除阻碍合作的障碍,提供各种便利和必要的激励。当然,政府不能包办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方方面面,也不能充当人文交流与合作的主角,而是要体现政府的服务功能,为人文交流与合作保驾护航。
二、促进民间交流机制的发展
人文交流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政府机构,更包括非政府组织、媒体、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虽然不同层面的交流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价值,但人文交流必须最终落实到民间参与,人文交流机制也必须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此,要鼓励和促进金砖国家民间交流机制的设立与发展,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人文交流的魅力,分享人文交流与合作带来的实惠。规范有序的民间交流机制能够增加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动力与活力。这其中,尤其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的能动性,让人文交流与合作逐步变成机制化的民间自发行为。只有发挥民间的力量,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合作,并形成政府与民间机制相互联动和相互促进的局面。
三、优先人文交流重点领域的机制建设
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要服务于五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并使人文交流与合作呼应五国人民的迫切需求。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金砖国家应优先人文交流重点领域的机制建设,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能够有效促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以及推进各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领域。当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机制要立足教育交流、文化交流和青年交流,发挥教育的塑造力、文化的感染力和青年的感召力。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建立促进教育、文化与青年交流的工作组,以推进相关领域的合作,并打造示范性成果。以人文交流重点领域的机制建设为抓手,逐步推进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全方位发展。
四、发挥智库的智力支持作用
智库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助推器,发挥智库的专业特色和协同合作效应对于包括人文交流合作在内的金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5] 2011年3月,金砖国家智库会议形成的第一份成果文件——《金砖国家智库会议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的建议》为金砖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6]人文交流智库主要从事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和对策性研究。因此,在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上,智库拥有专业优势,能够为机制的设立、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的决策基础和智力支持。无论是政府的顶层设计,还是民间机制的决策咨询,智库都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专业智库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018-08-23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人民要论)
- 2018-08-23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 2018-08-23习近平: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 2018-08-22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