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美丽甘肃】誓挡沙海护绿洲———走进大美祁连山系列报道之六
郁郁葱葱的昌岭山。
从昌岭山向北远眺,便是腾格里沙漠。
昌岭山植被繁茂。本栏图片均为每日甘肃网记者杨方铭摄
记者 张倩 伏润之
于祁连山山系而言,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昌岭山,堪称“独具一格”的一份子。
打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后的功能区划图可以看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西向东,依河西走廊绵延展开。当目光从祁连山系主体向东移动,你就会发现,在古浪县与景泰县交界的地方,独立出一个小区块,这便是昌岭山。
昌岭山地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东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塑造出这样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仿佛就是为了护佑山脚下的这片绿洲。
距沙漠最近的“绿色屏障”
从祁连山东段继续向西行进,便进入了古浪县。古浪,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两屏三带”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出古浪县城向东行驶70多公里,就来到了昌岭山。这座祁连山东麓北端的独立山体,由东向西,山势高低起伏。山坡上青海云杉、油松苍劲挺拔,葱茏高大,芨芨草、骆驼蓬密密匝匝,生机勃勃。
站在山脚下,顿感湿气扑面而来,与县城的干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决定攀登至山顶,一睹沙海与林场共存的奇妙景观。
上山路上,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廖空太介绍说,昌岭山由于毗邻腾格里沙漠,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昌岭山因海拔高度不同,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海拔2800米以上,属山地草原荒漠带,植被以芨芨草、骆驼蓬、叶蒿为主;海拔2500米至2800米之间,属亚高山草原带,分布着云杉、油松等;海拔2300米至2500米之间,属山地干旱草原带,植被主要有马先蒿、禾本科草类等。在这里,可以看到油松与青海云杉的混交林,也可以看到蒙古扁桃这种典型的荒漠植物。抗寒植物、旱生植物在这里并存,比较少见。”
拾级而上,约摸半个小时,我们登至山顶。举目北眺,腾格里浩瀚的沙海呈现在眼前。
在阳光的映照下,远处的沙漠泛着淡淡的金光,寂静无声;身边的森林绿意融融,不时听闻到啾啾鸟鸣。
“昌岭山属祁连山余脉,距腾格里沙漠前沿仅8公里,是亚洲地区距沙漠最近的天然次生林带。”廖空太说。
显而易见,横亘在此的昌岭山成为阻隔沙漠南移的一道“绿色长城”。
肖春生是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他的研究团队关注祁连山及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已经接近20年,昌岭山也是他常年野外工作的地方。“越是边缘区、交汇带,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就越强。昌岭山恰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阿拉善高原交汇处,这样的地理位置,无疑对任何环境波动都很敏感。而且,它还有着调节气候的显著作用。”站在山顶,肖春生比喻道,“昌岭山就像是嵌进沙漠里的楔子,茂密的森林植被营造出的小气候,更像是荒漠里的一座湿岛。”
除了能调节气候,昌岭山更大的价值在于涵养水源。
的确,放眼望去,满目翠绿,昌岭山丰饶的森林资源一览无余。在祁连山生态系统中,这些水源涵养林,在沙漠与绿洲之间,无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亚季风环流受昌岭山高大山体阻隔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成为冰雪固存,另一部分则形成地表径流。由于距离沙漠只有8公里,如果没有这座大山的存在,没有这些林地涵养水源,很难形成腾格里沙漠里的海子,从而造成沙化加剧态势。”肖春生解释说。
着力保护昌岭山
昌岭山素有“西北小武当”之称。上世纪90年代,山上建有玉皇殿、祖师殿、文昌宫等道观庙宇。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昌岭山最热闹的日子,来自各地的群众,都会到昌岭山烧香祈福。而且,这里浓荫遮蔽,山清水秀,成了当地群众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筑牢这道生态屏障至关重要。
在廖空太看来,昌岭山这个脱离祁连山脉主体的独立单元,承载着保障绿洲生态的艰巨使命。
事实上,肖春生的研究成果显示,近年阿拉善荒漠气候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降水量变化并不明显,沙尘暴发生次数显著减少。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10年的遥感监测佐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优化:石羊河上游祁连山乔木林面积在增加,灌木林和草场面积相对稳定,水域面积增加。下游固沙林快速发展,已在民勤绿洲边缘建设近10公里宽、100公里长的防风固沙林带,对民勤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来到昌岭山时,这里已经实施了封闭管理,山顶上的几座大殿已经人去屋空。同行的古浪县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为防止昌岭山生态遭受破坏,从去年起,古浪县全面禁止在昌岭山核心区及缓冲区内举办庙会等活动,拆除了保护区内的养殖场,将养殖场内存栏的150头牛迁出了保护区,并对养殖场占用地进行了平整及覆土,在生态恢复地面撒播种植披碱草和高冰草草籽。
“其实,国家实施天然林禁伐后,这里的植被就有了很大的起色。”昌岭山自然保护站站长张学良指着对面山坡上的林子说,“为了不断扩大林地面积,我们每年还会在这样一些阳坡面的宜林地上进行人工造林,有时一年的种植面积能达到五六百亩。”
目前,昌岭山林地面积达4.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2%。
“这是一座意义非同寻常的青山。我们要以最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管护巡查,从源头上防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保护好昌岭山生态环境!”张学良坚定地说。
人退草密生态优
由于靠近腾格里沙漠,生态植被相对脆弱,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时常光顾古浪县。
“护水源,治风沙”,成为古浪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大重要任务。
尤其是古浪县南部山区,是石羊河流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区位十分重要。
祁连山乌鞘岭铁柜山正处于南部山区。头一天的强降雨,致使前往铁柜山的山路泥泞难行,我们未能如愿进到山里。但听同行的古浪县委宣传部同志介绍说,现在的铁柜山可真是大变样了。
当年,为从根本上减轻山区资源承载压力,改善人畜活动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状,古浪县实施了铁柜山生态保护项目,对铁柜山3个行政村的近3000人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村民搬迁了,铁柜山得以休养生息,古浪县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草、退牧还林,用了将近8年的时间,使铁柜山重现生机,植被覆盖面积达3万多亩,覆盖率由搬迁治理前的不足10%提高到80%以上,狐狸、石羊、野兔、蓝马鸡等野生动物也相继出现。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清风拂过,铁柜山会翻涌起阵阵草浪。”他自豪地说。
黑松驿镇位于祁连山天然林区边缘,区内生态环境脆弱,旱灾、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彻底改善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今年,古浪县在黑松驿镇磨河湾村的天井沟实施封山育林5000亩,目前封育区内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据测算,5年后,这片土地灌、草覆盖率可达60%以上,将有效遏制南部山区水土流失,进一步提高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在古浪县,大规模的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还在继续。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1.47万户6万余人。移民搬迁后,南部山区将闲置耕地48万亩、荒山130万亩。
“这些土地将规划建立长50公里以上、宽20公里以上的生态修复区,通过人工造林、退牧还草等措施,逐步对迁出区退出耕地、荒山荒滩进行修复,增加迁出区林草覆盖度,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古浪县国土局副局长宣鹏说。
相关新闻
- 2018-08-17甘肃体彩助力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 2018-08-17甘肃省天水彩民一举擒获体彩大乐透633万元大奖
- 2018-08-10【中国甘肃网专题】喜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2018-08-15甘肃出台职称评定新规 对师德医德等考核实行“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