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凝心聚力推进素质教育
原标题: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凝心聚力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各地围绕发展素质教育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一定成效。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有着许多新期待。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努力发展素质教育。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政府应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重点是加大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改变唯分数论的考试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方式,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不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规范各种社会培训机构和教辅市场,为中小学生减负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教育质量监管,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督导机制,把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纳入评价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并接受社会监督,从而引导、激励学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深化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学会动手动脑、做人做事。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队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和自由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设计和流程,以为中小学生减负、让学生增能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引导家庭理解和支持素质教育。应引导学生家长打破功利主义成才观的桎梏,致力于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配合学校发展素质教育,支持学校减负措施,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不能盲目崇拜分数、学历,揠苗助长;不能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逼迫孩子上社会培训机构的各种“补习班”“证书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更不能将自身面对社会竞争的焦虑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只有家校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将中小学生减负和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评价、使用人才应重素质、重实际能力,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媒体除了为素质教育呼吁、发声,还应监督和推动政府与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理性的人才观、教育观,为发展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为江苏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
相关新闻
- 2018-08-14北青报:教育事业不应是只想赚钱的产业
- 2018-08-14司法部就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 2018-08-13教育部:公费师范生履约由10年调整为6年以上
- 2018-08-11国办转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建立健全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