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需要"讲出来"
这些年来,食品谣言给我们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很多困扰,打击食品谣言、规范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已成为行业共识。谣言之所以产生并且得到广泛传播,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由政府、食品生产者、消费者和媒体构成的多元系统中,如果科学的信息公布不及时、不畅通,信息的交流不均衡,就容易引发谣言。
某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个调研报告显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了93.8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于食品科学信息的了解只有50%左右。强烈的信息需求和我们的科学认知之间形成了矛盾,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匿名化、低门槛、跨时空和去中心化特性,也助长了网络谣言传播的“蝴蝶效应”。2017年网上曾经流传“蒙阴蜜桃喷防腐剂”谣言,该谣言的来源是一个货车司机在自己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段10秒钟的视频,“掐头去尾”地把原本用于降温而喷施的清水说成是防腐剂,导致当地蜜桃大量滞销。这位货车司机最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且接受了相关处罚。
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其谣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相关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报道中,近一半是谣言,使消费者无所适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标签化,谣言普遍带有“致癌”“有毒”“激素”这样的标签,用极尽夸张的词语吸引网民的眼球;二是视觉化,谣言更倾向于用一些视觉化的表现手段,来让自己看起来更“真实”,比如“塑料大米”谣言把相关图片移花接木,“避孕药葡萄”等谣言则让小视频成了食品谣言的新载体;三是社交化,微信、微博等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目前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封闭性较强的微信朋友圈,更是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谣言不仅给消费者造成恐慌,搞得老百姓吃什么都不放心,而且容易对产业造成冲击,甚至是毁灭性打击。比如,2015年的“毒草莓”谣言致使当年全国多个地方的草莓滞销,北京昌平草莓日销量下降了82%,销售价格下降了一半多,两周时间便损失了2600余万元;2017年,一段两分钟的“塑料紫菜”谣言视频,让晋江紫菜行业损失了近1亿元。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问题,农业农村部门向来高度重视,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网信、宣传等多个部门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努力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同时强化我们的科普宣传,引导广大的消费者能够客观理性地来看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但当前谣言传播存在反复性、多样性等特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努力。
监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加大正面宣传和科学信息的传播,在“产出来”和“管出来”的同时,要做到“讲出来”,用科学的声音来占领舆论阵地。一要主动讲,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出现之后,要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准确主动地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这种不实的传言。二要广泛讲,积极发挥媒体和行业协会作用,开展一些常态化的信息交流,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三要深入讲,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推广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同时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提高全社会的科学认知水平,引导公众放心消费。
要治理食品安全谣言,还有赖于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共治局面。专家学者、行业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应该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不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而且为谣言治理建言献策。比如,在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新华网等主办食品辟谣论坛,为食品安全谣言治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共治。另外,农业农村部从今年7月份开始,用半年时间在全国组织开展质量兴农万里行活动,普及科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同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讲好食品安全故事,提振公众消费信心。广大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质量兴农万里行活动中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公众心声,共同来维护风清气正、让老百姓安心放心的舆论环境。
(作者:方晓华,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应急处处长)
相关新闻
- 2018-08-02杨鹏:2017年腾讯累计拦截谣言传播超5亿人次
- 2018-07-30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人民时评)
- 2018-07-14转发!这些暴雨中的谣言不能再坑人了!
- 2018-07-11浙江大学与杭州市监局实验破解乒乓球鸡蛋等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