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80718 “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原标题:《焦点访谈》 20180718 “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一进年中,上半年各种数据密集发布,继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之后,今天,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税总局等部委又发布了一系列经济运行情况。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依旧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有足够的韧性。但是,有韧性有信心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如何补上这些短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呢?
昨天,中国经济交出了2018年上半年的答卷。在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GDP同比增长保持在6.8%,依旧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这样的发展态势,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有着抵御外部风险的韧性,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数增加,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经过近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去掉多余商品房库存,企业杠杆率见顶回落,企业成本负担有所降低,补短板进展顺利,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由降转升,供给体系质量全面提升。但这并不等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大功告成。应该看到,供给不适应需求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在某些产业或行业甚至还比较严重。
此外,从统计数据上看,产业转型虽然在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但是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掣肘。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研究投入,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但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基础研究的短板较为明显。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不低,但主要用于应用技术的研发上,基础研究投入仅仅只占到全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1.5%,而美国、日本、欧盟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都占到了基础研究总经费的20%。专家认为,企业基础研究意愿低、投入少、能力弱,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有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产学研转化机制不够成熟等原因。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出口对中国经济仍然至关重要。虽然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外贸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但是,核心技术突破不了,不但会制约产业的升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影响未来出口产品的升级。
这些困难和短板的存在,并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相反,中国政府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些短板,并且不断积极地调整措施弥补短板。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随后,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6月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先后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外商可投资的领域进一步扩大。7月1日起,中国较大范围的大幅下调了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96.6%。越来越大的开放力度,不仅仅是增加了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融,促进了国内的消费,拉动内需,实现互利共赢,还促进了改革。
7月1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会议还指出了科研领域改革的方向,其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科研的相关机制,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把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是改革突破的重点。
当今世界,正掀起一场新的产业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这场产业技术革命,对于中国来说,也正是一个腾笼换鸟、升级产业结构的机遇。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没有结束的迹象,但是中国经济自身的韧性,加上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不断自我修正补齐短板,中国经济有信心有底气去面对任何挑战。
回顾历史,我们一路走来,历经多次重大外部冲击,每一次都能够从容应对,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可以说积累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经验。而今天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确定性,也让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来有效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相关新闻
- 2018-07-20【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最美乡村”展新貌 脑干宝力格嘎查的“绿色发展”
- 2018-07-20唱响一曲共享发展的幸福之歌
- 2018-07-20生态留白,为了更好地发展
- 2018-07-2040年!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启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