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义工尤辉:80后“IT雷锋”的公益创业路
尤辉:选择好就一定要坚持。视频剪辑:綦志鹏
“电脑坏了找谁修?”
“找雷锋科技服务站!”江苏常州的很多社区居民会这样脱口而出。
尤辉对于社区居民这样的亲切招呼很是自豪。十余年来,他带领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从电脑维修到电脑培训,从兼职公益人到公益创业者,真实诠释了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团员干部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青春担当。
尤辉在兰陵党员志愿服务中心。本人供图
机缘巧合开启兼职公益路
2003年,尤辉大学毕业后以预备党员的身份回到了当时的江苏常州兰陵街道丽宝第社区。
当时丽宝第社区志愿者服务还是一片空白。在学校有过不少志愿服务经验的尤辉,成为了一名社区党员义工,一分钱不收主动为社区及周边居民上门维修电脑。
尤辉最初的想法很朴实,“因为我大学就是学计算机的,就想着通过自己的专业去服务社区。”
凭借细致耐心的维修,尤辉的服务受到了小区居民的欢迎,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连社区周边的居民都请他过去帮忙。“有的时候一个晚上要跑4、5家,每天都筋疲力尽,一回家连脚都懒得洗就睡着了。”
那时尤辉白天有本职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为居民服务。有一次尤辉答应了一个居民晚上的电脑维修预约,但是白天突然被经理叫去出差。尤辉只好给预约电脑维修的居民打电话解释情况,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番冷言冷语,“他当时用常州话跟我说,‘你一个人来不及就不要做了啊,这不是浪费感情嘛。’”
那一刻,尤辉开始纠结了,虽然大部分被服务的居民都很理解他,但他一个人确实已经忙不过来这份公益事业了。
“2004年我预备党员转正之后又坚持了一年,当时真的很辛苦,我脑子里非常纠结,究竟是继续做下去,还是认认真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尤辉说,“这两年,我听到了很多赞扬和感谢,就这么退出,太虎头蛇尾了,我不甘心。”
个性要强的尤辉决定联系一些同专业的朋友,一起来做志愿服务。“这样的话,大家的时间错开,就可以更好地为更多居民服务了。”
2005年,尤辉和社区5位青年人成立了雷锋科技服务队,提供的服务除了一般的电脑维修,还增加了打印机维修、家庭网络安装等等。
服务队白天上班,晚上就汇集到社区里,接受小区和周边地区居民的电脑求助,一修就是个把小时。修完后在路边小摊随便吃点东西,又再散去忙各自的事情。两年来,尤辉更是把自己的卧室改成了维修间,处理存放不好修的电脑。服务队还在不大的空间里为居民上电脑课,特别是夏天,天气热,蚊虫多,但居民的热情却很高。
社区居民每一次真诚的反馈与感谢,每一个期待求助的眼神,都坚定了尤辉把公益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他认为这种“被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
尤辉(左一)为居民维修笔记本电脑。本人供图
公益创业实现“自我造血”
“不收一分钱,不吃一顿饭,不拿一次礼物。”慢慢地,服务队的“三不原则”赢得了居民的热烈欢迎。服务队的名声越大呼声越高,资金不足、服务队成员流失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2007年,团队一共6个人,走了4个,尤辉又开始纠结了。
“这个服务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让我放弃的话,心里真的舍不得。”
就在服务队面临解散困境的时候,尤辉毅然决定,辞职创业。
“企业和居民一样,电脑也会坏,网络也会坏。”尤辉想通过为企业服务收取合理费用的方式,反哺服务队,解决团队的日常开销。
没有任何社会资源和家庭背景的尤辉,带着担忧和压力,主动去附近的单位询问是否需要上门维修,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是他屡败屡战,终于用真诚打动了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医院同意让尤辉来维修电脑,但同时将维护医疗设备的活也一并打包给了他。为了服务队正常能够运转,尤辉硬着头皮接下了订单。
“我当时和另一个同伴天天‘泡’在医院里,等着维修故障的医疗仪器。”尤辉回忆道,“我们先在网上查资料,然后自己花钱买配件修。有些高精尖的设备我们不懂,就主动打电话给厂家,让他们把设备资料发给我们,然后我们来研究怎么修。”
这份认真和努力被医院的老板看在眼里,尤辉终于在免费试修三个月后拿到了第一份合同和费用。
“他看到我们特别能吃苦,也特别勤奋,后来把连锁医院的单子也全交给我来做,这样我们的收入就相对稳定了。”尤辉至今仍然非常感谢当年那位赏识自己的人。
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后,2009年,在街道的关心支持下,兰陵街道雷锋科技服务站正式成立。尤辉底气十足,决定借此机会把服务范围推向整个市区,方便每一位求助者。
从那以后,“IT雷锋”们的足迹开始走出兰陵街道,遍布整个常州。
雷锋科技服务站的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电脑培训。本人供图
让更多人享受公益服务
2014年5月,雷锋科技服务站培训中心应运而生,服务站以自身品牌效应为宣传点,通过团市委牵头,在江苏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了以尤辉名字命名的特色团支部。
通过服务站这一平台,大学生志愿者开始从学校走向社区,实现了社会组织与学校社团的有效对接。服务站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固定的服务阵地,还吸引了一大批“五老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加入。
现在,服务站已经从最初的免费维修电脑、打印机等单一的个体服务,逐步向项目化、规范化服务发展,拥有电脑维修、电脑手机培训、水电维修、大小家电维修、磨洗刀具、家电清洗等六大主要服务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承接多个街道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完善了服务站的自我造血功能。另一方面服务站还主动和辖区内的社区居委会建立合作关系,把社区里闲散青年、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组织起来招入服务站,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培训他们的服务技能,学成之后回到服务平台,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一定收入。
“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尤辉公益创业的终极目标。11年来,尤辉和他的团队累计已经为常州市民免费服务上万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6万小时,免费为新市民、中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消防战士、各类模范以及青少年开展一对一电脑知识培训、智能手机知识培训,举行电脑知识讲座21期。
“让更多的老百姓满意,享受这样的服务。”结合自身经历,尤辉对年轻人说:“希望青年人沉下心,放下身段,到最基层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他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团结更多的青年组织,巩固壮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公益生态圈。(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喆)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