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长篇小说《山本》:一部厚重而饱满的长篇力作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山本》由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以平装版和精装版的形式同时出版。近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举办的《山本》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栾梅健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部近50万字的《山本》以秦岭的自然与人事为广阔背景,将“涡镇”作为历史的叙述场,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丰富的日常细节讲述了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盘根错节的历史,是一部浩瀚、厚重、饱满的史诗性力作。
陈思和注意到《山本》的现代性视角。一方面贾平凹是中国化、本土化的,很少有其他作家能像贾平凹一样如此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社会文化,但同时,贾平凹小说的现代意识也值得重视。贾平凹常被理解为尊重传统的作家,其实他的《山本》还具有今天许多作家尚未达到的先锋性。他用土话瓦解了现在的普通话、大路货的话语,具有很强的文字张力;小说中大量人物潜意识的描写等,都是先锋性的重要表现。郜元宝注意到了小说中的视角问题。他认为,看似鲁迅式的启蒙视角在《山本》里不存在了,作家居高临下的审判、解释被隐蔽了起来。可是隐蔽不等于撤销,作家是在向传统致敬,但致敬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隐含作家的主视角在小说中被拉得很远,作家将秦岭的习俗、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铺开来,好似是欣赏,是无奈,但背后总归有着价值观念的支撑。
对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多位评论家将《山本》与贾平凹近年来的《古炉》《老生》等作品相联系,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吴义勤认为贾平凹在《山本》中对历史叙事进行了新的探索,作家关注的是历史的空隙,但又态度庄重。小说中的涡镇是中国近代史的象征,作家采用文学视角,着墨世俗烟火的日常生命,历史大事反而被世俗湮灭了。小说中的历史被空间化,表面上作家在写历史事件,但更多呈现为涡镇与秦岭结合的空间感,时间反而是停滞的。以往的历史小说中,人物成长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一致,但《山本》中的人物却是反成长的,回到了人物的原始自然状态。刘艳认为,贾平凹为秦岭写志,其实在为近代中国写志,秦岭是他窥见一段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窗口。《山本》将一段相对较短的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充分具象化,用多得数不清的细节叙述将小说充盈起来,同时又气势恢弘。50万字的小说不分具体章节仅用符号相隔,这种叙事转换需要结合叙事学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对于作家如何处理复杂的历史素材,张学昕说,贾平凹选择了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其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细部的修辞。《山本》回到了历史的原点,其重心在于小人物日常的生活流。贾平凹在《山本》中对人物的悲悯与对草木虫鱼的悲悯相通,在这个意义上超越了善、恶的界限;不再纠结历史,不再纠结各方势力的争斗、拼杀,这是对人与历史的更深层反省。
小说的艺术特征也是与会学者们的关注重点之一。王光东认为《山本》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民间记忆”这一新的审美形态。《山本》对历史的叙述是建立在民间记忆的基础之上的,以一种反史诗的姿态,借助民间记忆叙述历史的方式,拒绝了通常被灌输的历史知识,是通达民间记忆中历史的另一种真实。小说中,天、地、人,儒、道、佛,所有的内容都融汇在一起,很难说清是什么样的力量主导了民间记忆的叙述。从《老生》到《山本》,贾平凹激活了民间记忆的力量,有民间的朴素同情与悲悯情怀。杨杨认为贾平凹的这部小说内容驳杂,气象宏大,呈现出马赛克式的拼贴样态。每一碎块摆在不经意之处看不出特殊意义,但在作品读完后再回看一点一滴,都体现了历史的意味。
研讨会上,贾平凹认为作家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影响、发酵,这一过程推动了文学的演化。他提到,现阶段自己的创作不是纯粹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想把自己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塞入小说。这些东西对“人”活着有用,是写小说的重要价值。纯粹的写作性就是每部作品都在写自己,写自己对人世间,对万事万物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小,但是希望被人阅读后,对人的成长有好处。
张新颖、杨剑龙、李国平、宋炳辉、王宏图、张业松、金理、黄平等也在研讨会上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