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手记:重走“海丝”起点,终于找到泉州勃发的原因!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经历了连续的阴雨朦胧,终于在来福建的第4天看到了它天晴后的样子。“你闻,空气里都是海洋的味道。”阳光下,穿着裙子的同事微闭双眼,张开双臂拥抱着眼前的城市——泉州,一座融合着中西方文化的世界级文化古城。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资料图
24日上午,中国军网记者随“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它以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泉州别称)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展示文物。中国军网记者杨帆摄
远远望去,博物馆的外型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漫步在“厚重”的展馆里,感受古泉州港曾经的繁华,有一种穿越之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设于博物馆一楼东展厅的宗教石刻馆,陈列着宋元时期外国侨民在泉州经商、传教者及其后代遗留下来的数百方石刻,内容有墓碑、墓盖石、石雕像和各种教寺建筑构件等,属于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几大宗教的遗物。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价值之高,在国内堪称一绝,多数被定为国家一级藏品。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