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四十年的“绿色梦” ——定西安定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原标题:两代人四十年的“绿色梦”——安定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王永瑞管理育苗基地。
安定区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城区面山绿化工作。
巉口镇龙滩村万亩桃林吸引艺术家登园献艺。
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工程林木生长茂盛。
在“苦瘠甲天下”的定西,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安定区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工程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保等林业重点工程,并发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在陇中大地筑起了一条绿色长城。生态建设已成为安定区在全国叫得响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站在金盆山顶四下眺望,一排排平整的反坡梯田地里,一棵棵排列整齐的侧柏、山杏、红柳等茁壮成长,地面上是半尺多高的紫花苜蓿,像毯子一样裹在山间,满目是绿色的海洋。
一个人的植树情结
“一碗水换不来一碗油。那个时候,太干旱,常常等着政府送水过日子。送水的汽车一到,车还没停稳,天上的飞鸟就黑压压扑过来与人争水抢喝,还有鸟儿因抢水碰死在水罐上的事情。”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陇中北部山区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
安定区北部最边远干旱的山区有个白碌乡,之所以有这个地名,与“白碌”的传说有关。实际上这个传说是人们面对极度干旱贫困条件,寄托了对丰衣足食的期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被誉为当代“活愚公”的植树老人王永瑞就生活在白碌乡录丰村黄背阳洼山梁上。
“1981年是大旱之年,当年所栽的1000棵树全被旱死了。”今年78岁高龄的王永瑞老人说,“持续几个月的大旱来袭时,庄稼干枯,草木枯萎,人畜饮水缺乏,庄稼人只好靠政府救济水艰难度日。”
“在这么干旱的地方栽树,栽一棵,死一棵,把40年时间都耗费在植树上,现在想来,你觉得值吗?”
但是老人却认死理,“种不活树,死了我也合不上眼。”老人执拗的性子注定了他要把终身献给植树上。“我父亲经常说‘要过家多栽树’。他去世时拉着我的手,再三叮嘱我,‘要多栽树,有树就有了光阴’。”
为了父亲的遗愿,从上世纪60年代起,20出头的王永瑞开始编织心中的梦想,一头扎在了植树上,门前17亩深沟荒坡成了他实现梦想的试验田。
“栽活一棵树,就像养育孩子一样!”他孤身一人靠着一把镢头一把锹,打埂筑坝、义务植树40多年、造林30余万棵,仅凭一己之力,硬是让原本寸草不生的6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这几十年时间,咱栽种的树不少,栽了死,死了栽。要是植树成活率有八成的话,植树面积恐怕比现在的10倍还要多得多呢。”
“要在荒坡上栽活树,就得想办法留住水,我就是用修反坡台种树的办法才栽活树的。”
为了留住宝贵的雨水,使栽植的树苗能够成活,他每天早出晚归在荒坡上挖出一个个平台,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就喝口凉水,中午侄子们送饭到工地,晚上就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
他把家搬到了荒山坡,一间房子一条狗。寒来暑往,冬去春来,长年累月点翠播绿。
“王大爷栽了一辈子树,让荒山坡变成了绿洲,为干旱山区修复植被、恢复良好生态树立了典范。”王永瑞的精神感动着当地干部群众。
在陇中,就是因为有一个个像王永瑞一样的“活愚公”,一生躬耕大地不言悔,几十年换得荒山变绿洲。
如今,驱车安定区,由东向西,从南到北,绕过一山又一山,途径一湾又一湾,过了一坡又一坡,最吸引眼球的是漂亮的新农村建筑,庄前屋后、满山遍野林草繁茂,山沟梁卯处处高过人头的柠条郁郁葱葱,林下过膝长的紫花苜蓿花儿烂漫,吸引蜂蝶飞舞。这里是安定人民四十年创造的人间奇迹。
两代人的绿色梦想
在生态建设中,安定林业人肩挑责任和重担,织出了陇中的“江南”景,筑牢了安定的生态屏障。车道岭林场和宁远红土苗圃就是安定林业发展的试验场、“实验田”。
当大地特别干旱时,土地竟会干裂到用一把铁锹向地下挖出一锹土,土全是干巴巴的,没有一粒粒湿土。要在这么严酷的条件下植树,必须利用雨季来临抢墒栽植,这样才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今年75岁高龄的老林业人王宗刚就是因为当初多年冒雨种树,挥汗劳作,身体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步履阑珊,出行艰难。
在定西市二院住院治病的王老接受了记者采访,尽管身体很虚弱,当谈及当年建场植树的情况,老人精神焕发,如数家珍。
1960年5月,17岁的王宗刚便和刘兆海、麻润珍、刘效愧、刘汉英5人组建车道岭林场,住在西北半山坡无人居住废弃的土坯房里,夜间大家挤在没有席的土炕上休息。遇上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漏雨时几个人换着用洗脸盆接水避雨。
下雨天,正是抢墒育苗栽树的好时节,这个时候也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只要不是倾盆大雨,他们就冒雨劳动,满脸滚落的水珠,分不清楚是雨水还是汗水。
育苗没有树种,栽树没有苗木,怎么办?他们就采取为当地老乡义务修剪树木的办法,把剪掉树枝搞扦插育苗,采集老榆树的榆钱育苗,杏树、柳树也成了他们修剪育苗的对象。
“一缺钱,二缺技术,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全凭自力更生,全凭老经验、土办法。大家只有一个念想,就是把林场发展好,把苗木育好,把树栽活栽好。”这就是王宗刚等老林业人朴素纯洁的意识和执着的坚守。
当年,林场协调原御风乡山林村(今鲁家沟镇山林村)15亩耕地作为育苗基地,试验育杏树、榆树、白杨树苗各5亩。育的苗2年后栽植,植树面积达500亩3万株,成活率80%以上。
育苗植树,就和庄稼人种田一样,靠的全是“天上水”,有丰收年,也有歉收年。遇上大旱年,王宗刚他们便采取用水桶从1眼水窖里挑水浇树的办法,用木勺一勺一勺子地浇灌树木。大旱时,连人吃的水都紧缺了,根本不顶用,大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树丫一点点地萎缩、树叶一叶叶的掉落,看着树木一天天地干枯死去。
“你不知道,那有多痛苦,简直是‘活受罪’。栽活一棵树,就和孕育一个生命一样艰辛。”此时此刻,眼前浮现出他们望天兴叹、盼雨等雨的场景,让人感慨多多,感叹不已。
一个人,一顶草帽,一套黄军装,一把铁锹,一年栽树6000株,三十年寒来暑往,三十年风风雨雨。从进场至退休,王宗刚从帅小伙变成了耄耋老者,双手的老茧、额头深深的皱纹、“跛”着的双腿,彰显出岁月的艰难,他花费30年心血栽树15万株以上,成活保存至今成林树木达5万株以上。
事业必有后来人,“修理”地球不松劲。王老从植树造林的岗位上退休后,儿子王富军接过老人的铁锹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勤勤恳恳造林播绿不间断,管林护林不松懈,27年时间自行车换了3辆,摩托车更换了2辆,一年只林业工作上就骑行1.5万公里路程。
高学功从老父亲高向贵手中接过造林绿化接力棒,奋战在车道岭林场24年时间。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他来回骑着摩托车,冬季严寒时他多次脚贴滚烫的排气管烧破了鞋底,长年累月顶风雨、冒严寒、战烈日,向着绿化陇原的目标冲刺。
“我们林业人搞的就是‘修理’地球的活,年复年、月积月,天长日久不是累得背驼腰腿痛,就是患上难治愈的皮肤病。”高学功他们奉献的不只是青春年华,还有宝贵的健康躯体。
就是因为有像王宗刚、高学功等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辛付出,才有了今天的青山翠翠、林草繁茂的好环境。如今,在车道岭的大小8座山梁、大小50多条(个)沟湾,面积达到13050亩土地全被茂盛的树木覆盖,杨树、杏树、榆树、山毛桃、柠条、油松、侧柏、核桃、文冠果等树木长势喜人。
在宁远红土,从当初的红土苗圃发展到现在的红土林场,不只是一词之差,更改名字的背后是一代代林业人用勤劳的双手在荒山秃岭播绿,用智慧和血汗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之歌、绿化之歌。
一代代安定林业人一年四季植树护林,从过去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争取项目、吸引外援,从零零星星栽植树木到抓点带面、带动全盘,大面积、规模化造林,从传统的小苗抢墒播绿到针叶树带土坨栽植、阔叶树秋季截杆造林,安定区植树造林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造林绿化规模越来越大,建管并举,全面推进,实现了造林一片,成活一片,保存一片,成景一片。
“生态立区”不动摇
昔日的陇中贫困,主要是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广种薄收,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蒸一锅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敢问路在何方?广大干部群众逐渐形成了共识,只有治理荒山、治理流域才是出路。从1957年建立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林场——内官乡林场始,至1985年底,全区大力组织实施植树造林工程,28年时间共建立社、队林场1616个,累计造林24.3万亩。
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甘肃时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反弹琵琶”发展之策,为安定区实现战略转变,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
1983年12月26日和1984年11月27日,是安定全区干部群众永远铭记的日子。当收到来自北京的寄件,是胡耀邦及工作人员亲手采集的侧柏、华山松、白皮松、油松种子,更平添了安定人民种草种树,建设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1999年10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安定区小流域治理情况,对该区小流域治理工作非常满意,并作出“退耕还林、封山植树、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安定区从此拉开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序幕,进一步加快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安定区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工程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保等林业重点工程,并发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在陇中大地筑起了一条绿色长城。
在安定城区东山、九华沟流域、响河流域、巉口镇赵家铺、内官营锦鸡塬山和胡麻岭等地,春天桃杏花开景色好,盛夏林草繁茂纳凉避暑好去处,秋季满山遍野金黄色,这是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带来的巨大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
退耕还林被安定人誉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此项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定区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建设成效最显著,群众受益面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
“退耕还林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让山变绿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让农民收入增加了;有力地增强了群众生态环保意识,让生活家园变美了。”老林业人秦全忠是这样认识总结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全区林地面积达到2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94%。其中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5.7万亩,城区面山义务植树4.8万亩,建成了金华林、中国农业银行万亩员工林、同心光彩林、公安林等林业精品示范工程10余万亩。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安定区被授予了“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县)”等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6.4%;坡耕地治理程度达到86%;建成各类淤地坝155座。造林保存面积138万亩,种草留床面积57万亩,林草覆盖率35.5%。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昔日荒坡秃岭,今朝生态农庄。定西大源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借助龙滩村退耕还林工程,依托大山上栽植的万亩桃林、果园、白杨树、杏树等林海资源,采取流转土地,栽植牡丹等花卉,建设日光温室栽植高档果蔬,修建休闲垂钓园,打造集农耕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垂钓、采摘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咱们就要有效利用起来,春天林草青翠花烂漫,盛夏树木茂盛飞鸟旋,金秋满山枫叶景,冬季雪压林海更好看……”合作社负责人李大伟描绘着休闲生态农庄的美好蓝图。
走活一盘棋,致富众乡亲。该村通过依托退耕还林的生态资源,实施“三变”改革,借助安定区财政为龙滩村集体注入的50万元资金,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撬动了经营主体李大伟投入100多万元发展生态农庄,以8%的股金折股量化分红,年村集体将分红达到4万元。
“合作社经营增收入,村集体股金分红强资产,老百姓收租金打工鼓腰包。再说,合作社搞经营,用活了生态资源,还种树种花美化了咱家乡。”村主任杨举畅谈起与合作社携手建设生态家园的好处时这样说。
“村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了,我们就有实力办实事、办大事了,修桥补路等事情就好办了”“实施农村‘三变’改革,要‘变’出百姓新生活,‘变’出山乡新面貌。”
“通过绿水青山招引八方人气,进而体验旅游、会展、养老,实现农旅融合,最终铸就金山银山。”
龙滩村围绕农旅建景区,实施农村“三变”促发展,“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践,只是安定区新时代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把提升生态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向全区多次强调。
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双赢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在安定区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对口协作帮扶安定区的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深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在资金援助、项目支持、产业协作、技术帮助等方面开展扶贫协作的同时,规划、评审、实施的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建设项目,总投资2277.1万元,栽植树72万株共5441亩,有力地助推了安定脱贫攻坚的步伐,实现了群众脱贫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
来到位于定西南山的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现场,一、二期项目栽植的云杉、油松等树木长势喜人,车道岭林场负责人陈正斌正在组织工程作业人员搞林下机械套种大豆作物。
陈正斌是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一、二期工程的见证者、实践者。他带着林场作业队先后于去年完成290亩4.5万株树木、今年完成176亩的栽植任务。
在陈正斌看来,实施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就是从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认为,从直接经济效益看,每天有200名民工参与植树活动,每人每月务工收入达3000元,其中有4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群众只务工收入年可增加3000元以上收入。另外,从林业角度讲,育苗也是产业,这个扶贫协作项目总共用苗72万株以上,将刺激和带动区内育苗产业发展。同时还能把退耕还林农户从传统产业解放出来,栽植的树木是项目免费投放,又可享受每亩1200元的退耕补贴。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新的起点上,安定区学习践行塞罕坝精神,大力发扬安定精神,按照“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要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定样板”,助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 2018-06-21人民日报:用社会责任导引"内容创新" ——构建健康活跃的新媒体内容生态②
- 2018-06-20望闻问切 把脉开方——透视审计署首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体检报告”
- 2018-06-20望闻问切 把脉开方——透视审计署首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体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