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中国梦 大国工匠篇】龚杜弟:爱啃“硬骨头”的“汽车内饰探路者”

18-06-14 20:3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马翔

  原标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龚杜弟:爱啃“硬骨头”的“汽车内饰探路者”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龚杜弟用检具测量刚批量的产品。(上海汽车地毯总厂有限公司供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聂峥):“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解决难题,吃饭、聊天的时候都在琢磨。”“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上海汽车地毯总厂有限公司,说起一个人,大家总是滔滔不绝。

  而这个人,便是被称为“汽车内饰探路者”的龚杜弟。他带领团队为轿车纺织品内饰国产化创造了无数个国内第一、国际先进的自主研发技术,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家轿车内饰件产品的技术空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1985年,龚杜弟毕业后进厂工作。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生产技术、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先后担任车间管理员、公司总工程师和技术副总经理。凭借对技术工作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理念,他刻苦钻研,潜心于工艺革新,先后独立设计、亲自主持和积极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多年来,龚杜弟设计和配置了不少行业中领先的关键技术工序设备,并且带领团队在设备、模具、材料、工艺技术上实现了许多创新,不但节约了设备引进费用,还使得企业持续保持了全国领先的地位。

  除了钻研纺织技术之外,龚杜弟在闲暇之余还会钻研其他的技术,汽车后备胎盖板的生产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什么技术我都喜欢,和纺织无关的技术我也要去研究研究,想知道是什么东西。”他坚信,由于生产技术五花八门,因此对这些都要感兴趣,才能产生新想法、新工艺、新技术。

  30多年脚踏实地的坚守,龚杜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青年成长为国内汽车内饰技术的带头人,先后被评为“上海纺织项目科技带头人”,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参与八项发明专利,所主持的项目中有十多项被评为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龚杜弟在展示他和团队研发的宝马轿车脚垫。摄影:聂峥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国内第一条环保低碳SFS成型设备生产线、国内首创聚氨酯自动喷涂流水线、衣帽架“侧向挤切”技术……龚杜弟带领团队在汽车内饰技术上的创新成果可谓层出不穷。

  但最令龚杜弟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初公司与宝马合作生产F18脚垫的项目。一块小小的脚垫,在很多人看来应该不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但要使脚垫具备双重防滑的功能,还能抗水、耐高温,可不是一件易事。

  当时宝马的供应商都是跨国公司,企业有机会和宝马合作,是企业形象和能力的展示,但同时也无形中带来了压力。“脚垫反面是植绒,要把绒弄上去非常难,而且反面的绒是起到防滑作用的,用洗衣机洗过后不牢,难度真的很大。”龚杜弟说道。

  顶着巨大的压力,龚杜弟主动担负起了项目开发的重任,在缺乏现有植绒设备的情况下,他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夜以继日地进行了无数次尝试。“人家做出来的东西,只要努力,你应该也弄得出来。我相信这一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龚杜弟最终匠心独运地将“筛网印刷”技术应用到脚垫的刮胶设备上,设计出了刮胶装置和静电植绒装置,解决了化纤产品不能静电的重大课题,达到了产品静电植绒要求。

  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脚垫的防滑性能,又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的攻关,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使用超声波焊接技术,将尼龙搭扣与脚垫完美结合,一举获得成功,甚至赢得了德国宝马公司的肯定与称赞,并扩大了与宝马的合作,合作厂商也拓展到了多家车企。目前这些汽车内饰技术已实现出口到南非等国家,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

  龚杜弟向客户介绍工厂管理体系。(上海汽车地毯总厂有限公司供图)

  为师育人传道授业

  除了钻研技术,龚杜弟把培养年轻人才也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2009年,作为上海纺织第一家劳模创新工作室,“龚杜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此为平台,通过劳模带教、师徒结对等方式,龚杜弟亲自培养了许多年轻人才。

  此外,作为东华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校外导师,他也经常抽出自己繁忙的时间,用心给予实习研究生悉心的教导。

  现任上海汽车地毯总厂有限公司材料主管的王少松就曾是龚杜弟的实习研究生之一。她告诉记者,跟龚杜弟总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不会藏着掖着,你问他一点,他能辐射到一个面告诉你。”

  今年是“工匠精神”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时,龚杜弟说:“我总是挑剔一些,对产品质量挑剔、对工作要求挑剔。”而正是这种“挑剔”,凸显出他的责任和担当。他和团队以一种“挑剔”的“工匠精神”,践行着“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