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人如何讲好一渠清水的故事?| 聚焦南水北调
随着对南水北调工程探访的深入,建设大军攻坚克难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探访团的记者们。他们深入工程现场,走进厂房园区,记录和讲述南水北调故事。当故地重访,报道手段会发生什么改变?当传统媒体遇到新媒体,如何加强宣传?当肩负特殊任务,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当拍摄发生失误,如何进行补救?传播君一路随行为您解密。
故地重访:报道手段大不同
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年巍是第二次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报道,“2012年我在网站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淅川县进行报道,正是施工任务紧张和移民搬迁任务重的时候。”年巍回忆说,不论是在陶岔渠首还是在沙河渡槽,抑或是在穿黄工程现场,建设人员都精神饱满,充满信心。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基层移民干部、移民百姓,都为了一库清水送京津的目标,舍小家为大家。
这次故地重访,年巍看到了巨大的变化:陶岔渠首将丹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入京津冀豫,沙河渡槽举世无双;水源地附近从检测部门到基层百姓,都为保护水质作贡献……而施工现场与一渠清水穿越黄河北上的两张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图片对比,让这些变化直观地呈现在他的报道中。在渠首、穿黄工程等现场,年巍都会举着一个VR全景相机进行拍摄。“VR全景新闻让现场尽收眼底,可以让网友身临其境。”年巍告诉传播君,此次报道以VR全景新闻为主,技术手段的提升也是两次报道最大的不同。“我们有自己研发的一个平台系统,我将VR全景相机拍摄的素材通过平台传到后方,后方编辑可以马上处理,大大提高了发稿效率。”
宣传优势:新媒体是重要一环
“毛主席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句话中的‘借’是很有深意的,‘借’,是要还的,就是要反哺。”许安强是《中国南水北调报》编辑部副主任,多年的一线采访,让他成为南水北调问题的资深专家。采访途中,许安强为传播君讲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和发挥的作用等。他说,水是生命之源,多年的采访报道,让他切身感受到水利工程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身在传统媒体,许安强近年来更是感受到网络宣传的优势。他说,移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因此,新媒体也是南水北调宣传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两微一端精心策划,联合手机报一天一期,进行持续报道。许安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民众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感受到每一滴南水的不易,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而理解和爱护南水北调工程。“只有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南水北调才能更加健康地持续运营。”许安强说。
肩负重任:不想错过重要节点
当肩扛手提、大包小包的光明网记者王恩慧风尘仆仆地赶来探访团报到时,传播君着实为他单薄的身材捏了一把汗。“我是带着特殊任务来的”。原来,王恩慧的大包小包里装的都是他进行报道的“武器”。
从启动仪式开始,每一个采访点,都有王恩慧忙碌的身影。在陶岔渠首,7旬独臂“护水老人”李进群是记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围追堵截的对象,王恩慧也不例外。在记录了记者的报道风采后,他支起摄像机,拿起话筒,一边念叨“不能再等了”,一边挤到老人身边开始提问。捕捉一渠清水向北流的瞬间,俯拍沙河渡槽的退水通道……由于摄像作品的特殊性,素材的整理只能在晚上回到住地进行,因此,王恩慧在采访期间,每天都剪辑到夜里两三点。终于,白天夜晚高负荷的运转让王恩慧病倒了,但随后的每一次采访他都没有落下。“不想错失每一个重要节点,不想错过每一个重要瞬间。”王恩慧朴实的话语,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人员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当传播君问他特殊任务到底是什么呢?“到最后一刻再揭晓。”王恩慧憨笑着说。
报道遇险:视频拍摄两次才成功
当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遇上奔腾千年的黄河母亲河,会衍生出怎样的故事?津滨网的乔娅丽的视频报道《开邙山,破泥沙,出河滩的穿黄工程》给出了答案。但这次拍摄却惊险叠出。
“这个视频拍摄了两次才成功。第一次拍摄时,因为我要进行解说,便请同行的媒体老师帮助拍摄,回看时却发现视频没有声音,可能是操作时无意堵住了听筒。”就在乔娅丽以为这次拍摄要失败时,却又碰到了离开的接受采访的工程师,“我太惊喜了,没想到这个工程师又回来了。”她抓住机会,重新进行了第二次拍摄。视频报道出来,画面极为震憾,现场感极强。
“穿黄不通,千里无功。”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科学的施工工艺的支持下,穿黄工程开邙山,破泥沙,出河滩,最终完成了对黄河的历史性穿越。“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关键性工程,当有机会来到现场,一定要让网友看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看到中国的核心技术工程,而视频报道是最直观的。”乔娅丽说。
相关新闻
- 2018-06-01【水到渠成共发展】大手拉小手 南水北调工作人员陪孩子过六一
- 2018-06-01【水到渠成共发展】清水绿岸和鱼翔浅底是这样实现的!
- 2018-06-01【共享健康中国梦】用健康为孩子画好“童心圆”
- 2018-06-01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写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