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在黄土高原上打响的脱贫攻坚战

18-05-28 18:10 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世赟

  贫瘠的土地、破败的土坯房曾是这里的主要风景。如今,畅通的公路串联起各个村落,在古朴的农村建筑和田连阡陌之间,彰显着这里的生活正不断向好向上发展。

  甘肃省陇西县马河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8个村60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村5个,非贫困村3个,共有3445户13452人。茫茫大山,落后的交通,生活缺水缺电缺技术,让当地的老百姓感到生活难有奔头。面对这般现实,扎根于此的驻村干部们痛定思痛,决心必须改变这里的现状。

  脱贫致富还需领路人扶贫离不开扶智

  为切实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帮助贫困户调动劳动积极性,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观念的转变,陇西县委、县政府紧盯冬闲时间农村大批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全县各乡镇,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有政策指引,还要有技术支撑!没有技术,就没有发财致富的本领!”这是陇西县马河镇党委书记周智奇发出的心声。陇西县通过开办讲习所的方式,给村民宣传政策、传播技术。部分乡镇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讲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马河镇从讲习所的队伍建设开始着手,从镇委党校、县委讲师组确定了一部分理论骨干作为县讲习所专职讲习员。选聘部门业务骨干、学校教师、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作为县讲习所的兼职讲习员。

  “我们要让贫困户相信农牧业能够致富。”2018年,马河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金博渊以一名讲习员的身份,深入农民的大棚、田地以及家中,开始了为贫困户“送技术”的帮扶工作。在他手把手的培训下,短短两个月时间,马河镇卜家渠村的香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销售价格也从培训前的每斤4.5元,增长为培训后的每斤5.5元。单这一项一年就能实现1.2万元的增收。

  周智奇向记者介绍到:“马河镇讲习所从十九大精神,易地搬迁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四个方面给村民解读政策和传播技术。通过186次的讲习,将近1600人参加,真真正正给当地农户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马河镇进一步提高种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增加农户收入,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致富产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扶贫离不开资金技术支撑

  为了因地制宜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马河镇重点围绕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大力发展食用菌、高原夏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针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技术缺乏、资金短缺的现状,镇党委政府结合“四送”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技术下乡,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解决发展难问题。

  马河镇通过政策性贷款贴息对食用菌种植户贷款利息给予补贴,确保全镇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按照政策要求,在建设食用菌大棚的基础上,每户补贴3.21万元,菌棒每棒补助0.75元。

  除此之外,马河镇还通过帮扶单位扶持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协调帮扶单位省总工会投资13万元,政府为杨营村26户易地搬迁贫困户每户提供发展资金5000元,帮助其发展菌菜产业。2018年2月2日,在杨营村举办的“三讲四送五评”(三讲,即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2018年农村工作目标任务、讲法律法规;四送,即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送温暖;五评,即评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优秀党员干部和基层干部、县级文明户、文明美丽示范村、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暨易地搬迁集中入住仪式上,组织企业家为贫困户捐款8.1万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入住难题。

  通过异地搬迁政策,2017年,原本住在山上的安晖一家搬到了杨营村,原本一家人靠丈夫在外打工一年能只能拿到五六千的收入。在“三讲四送五评”和相关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一家人建起了香菇大棚,种起了高原夏菜,一年共能有2.4万元的收入。此外,他们还通过五万元贷款购买养殖了五头牛,一年又多了两万元的增收。“政策是真的好啊。”2018年实现脱贫的安晖对记者说道。

  创新脱贫攻坚思维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贫困群众的致富信心是在脱贫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王自有是马河镇杨营村的贫困户。面对“四送”中的“送技术”,他最初内心有着很大的抵触。仅仅一个香菇大棚就要投入2.8万元,王自有表示,他不仅没有钱,也无法理解这项政策。金博渊告诉记者,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在一个大棚上投入这么多的钱。针对此类现象,只有不厌其烦地进行沟通,除了每天来到王自有家中,进行政策的讲解外,还要经常带他到农户的大棚里参观。从拒绝到接受,将近五个月后,金博渊为王自有争取到了2.3万元的贷款,并于4月27日盖起香菇大棚,在这期间,讲习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金博渊手把手的培训,王自有已经从香菇大棚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吃饭全靠种,吃水全靠挑……这是王晓军在2013年以前的生活写照。而现在的王晓军和王自有一样,有了自己的香菇大棚,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

  家住马河镇的王晓军是家里的唯一的劳动力,一家五口的吃穿用度都是靠他一个人在支撑。“那时侯地里条件不行,种的东西也只够我们一家人吃的。吃水也不方便。”王晓军说,之前一家人都住在山上的土坯房里,需要每天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从两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泉水吃。“那个时候,经常听到村里有人说我懒。我不服气,但是也没办法。”2013年,王晓军一家被当地政府评为贫困户的时候,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

  在政府的帮扶下,王晓军一家通过异地搬迁离开了住了大半辈子的土坯房。王晓军通过政策宣讲和流动讲习所,不仅了解了国家扶贫政策,还学习了养殖香菇和种植高原夏菜的产业的技术。

  现在,王晓军承包了一个种植香菇的大棚,又将家里的六亩地全部用来种植高原夏菜。“以前村民对种香菇不愿意。现在通过技术培训和干部的多次动员,村民开始算起了经济账。”据驻村工作队干部马河镇公路管理所副所长赵鹏介绍,种植一亩高原夏菜每年最少可以挣4000元,“新兴产业的培育比原来收入高,村民们的信心也更足了。”

  王晓军说,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人在叫他“懒汉”了,不仅如此,在面对种植香菇的问题时,邻里邻居还会主动过来帮助他。

精彩推荐

  • 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话剧节”巡演正式拉开帷幕(图) 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话剧节”巡演正式拉开帷幕(图)
  • 【最甘肃】兰州碑林:人文荟粹  翰墨流芳  【最甘肃】兰州碑林:人文荟粹 翰墨流芳
  • 张掖山丹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   荒山披上绿装(组图) 张掖山丹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 荒山披上绿装(组图)
  • 张掖临泽做活水文章   塞上江南显水乡气质(组图) 张掖临泽做活水文章 塞上江南显水乡气质(组图)
  • 张掖天地追踪  祁连山179个生态环境问题点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整改(组图) 张掖天地追踪 祁连山179个生态环境问题点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整改(组图)
  • 东乡族女青年返乡创业记 东乡族女青年返乡创业记
  • 关于公布2018年城关地区小学一年级招生预报名网址的公告 关于公布2018年城关地区小学一年级招生预报名网址的公告
  • 陇南康县岸门口镇中节村村民在贯叶连翘园里除草 陇南康县岸门口镇中节村村民在贯叶连翘园里除草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体育馆计划年底前竣工验收
2   让山村搭上全域旅游快车——平凉市崆峒
3   中央纪委通报曝光六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4   汪洋在甘肃甘南调研
5   甘肃省大型学术文献丛书《陇上学人文存
6   兰州反电诈中心提醒: 谨防有人冒充快
7   图解:2018年高考6月7日举行 还有这些
8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推荐2018年国务
9   甘肃省百亿级高端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在兰
10   汪洋在甘肃甘南调研时强调:做好民族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