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成第三大机构投资群体 洪磊:应处理好三大关系
原标题:私募成第三大机构投资群体 洪磊:应处理好三大关系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 吕骞 )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在“第四届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上表示,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之后的第三大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业都需要坚持初心,坚守投资者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和以信用立身的行为准则,处理好与投资者、资本市场和被投企业的关系。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金融降杠杆、防风险压力持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效率有待提高,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成为发展转型的战略选择。2017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2018年4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已经走上现代金融体系转型之路。
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2244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实缴规模达到11.10万亿元,过去3年年化增长率分别为64.4%和95.3%。各类私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到9735.16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72%,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之后的第三大机构投资者。
洪磊表示,无论经济、金融、社会形势如何演进,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如何变化,资产管理业都需要坚持初心,坚守投资者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和以信用立身的行为准则,处理好几大基本关系。
一是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资产管理行业的基本法律关系是信托关系,基金管理人要恪尽受托义务,做到卖者尽责。事实上,“卖者尽责”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基金行业必须坚定直接服务投资者的决心并作出不懈努力,将更多家庭、更多高净值客户开发为可以直接投资的投资人,努力让自己成为靠谱的管理人,用信用和能力获得投资者认可。
二是处理好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私募基金往往倾向于追求战胜市场的α收益,但如果仅依赖于市场波动创造的价差,那么这种收益是十分不可靠的。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应当更加关注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努力找到当前价值低估并且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投资标的,通过管理好β获取更好回报。
三是处理好与被投企业的关系。基金管理人不能满足于当前盈利能力和股价的最优组合,还应当从社会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关注并推动被投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提供符合社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通过投资的力量不断改善实体经济中资源错配、效率低下、信用缺失、过度投机、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等损害企业内在价值的现实问题。
洪磊表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始终致力于三个基本面建设:一是行业信用体系,二是行业竞争生态,三是行业制度环境。
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以“7+2”自律规则体系为基础,在登记备案、基金募集、投资运作环节推动基金管理人与中介机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与被投企业之间形成三重信用博弈,让市场主体行为回归市场,让私募基金管理人关注的焦点从监管部门回到自身信用、客户利益和实体经济需求。
在提升行业竞争生态方面,协会致力于推动资产管理市场形成“基础资产—投资工具—大类资产配置”三层有机架构,鼓励投资银行、基金管理人和大类资产管理人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制衡,形成多层有机生态。
在优化行业制度环境方面,洪磊认为,当务之急是推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配套规则尽快落地,加快私募基金条例出台,对私募基金进行明确界定,对投资业务和融资业务进行有效区分。长期来看,应当在《信托法》、《基金法》框架下对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正本清源,实现全社会资产管理规则统一。应当加快研究重塑资本市场税收体系,建立公平、中性税负机制,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相关新闻
- 2017-09-11证监会:多家私募机构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 2017-04-27证监会:私募存在三大风险隐患(图)
- 2017-03-21机构月内密集调研206家公司 5大私募看中22只个股
- 2017-03-21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 被列为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立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