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人物

“海底大动脉‘智’造者”张文森:孤岛驻守2500多个日夜,用汗水铸就世纪工程

18-05-17 11: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沈文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前,爱国诗人文天祥曾路过碧波万顷的伶仃洋水域,写下名垂后世的不朽诗篇。而如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孤岛驻守2500多个日夜,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构筑起“世纪梦工厂”,在伶仃洋海底43米水深以下的地方建造起连接“港珠澳”三地的海底隧道。自此,伶仃洋不再“零丁”。

  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Ⅲ工区二分区项目总工兼副经理张文森就是这群年轻的“筑梦者”之一。从56万平方米的世界级厂房建设到5.6公里的海底隧道预制,张文森和同事们历经七年奋战,用一滴滴汗水浇筑贯通三地的跨海通道,用一个个精品展现中国“智”造的强劲实力。

  张文森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团队的同事们在一起。本人供图

  孤岛拓荒者:14个月造就“世纪工程”的奇迹

  2011年,作为最早的一批建设者,张文森和同事们来到位于伶仃洋南端的一座岛屿上。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登上牛头岛时的场景,那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没有水电、没有通讯,甚至没有道路,与世隔绝的荒凉感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一开始到这样一个远离陆地的孤岛上,张文森的心里不是没有落差的。“但是在后来14个月的建设过程中,看到岛上一点点地变化,现代化的预制工厂雏形慢慢形成,内心还是挺自豪的”。

  没有水电和通讯,沉管预制厂房的建设条件一开始就十分艰苦,但是这群年轻人却克服种种困难,栉风沐雨只为完成施工任务。背上工具袋,里面放着图纸和记录本,再加上一个军用水壶,他们在施工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因为要赶工期,许多人待到半夜才回去休息。

  岛上日照充足、光线强烈,而且基本上没有遮阴的地方,身处施工现场的他们经常接受阳光曝晒的“洗礼”。“我们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脱下安全帽之后,帽带遮盖的位置特别白。”张文森说,“不是因为大家皮肤白,而是其它部分都晒得很黑,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文森(右一)在工作中。本人供图

  艰辛的付出终得回报——把荒芜的孤岛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预制厂,张文森和他的同事们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张文森自豪地说道,“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速度和力量,也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速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实现。”

  大国重器“智”造者:为世纪工程构筑“海底大动脉”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跨海大桥,被称为“当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岛隧建设是其关键性工程,而沉管则是岛隧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保证深海沉管120年的使用寿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团队采用“工厂法”预制,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最终生产33节“零裂缝”的超级沉管。

  这些预制管道每节长180米,重达80000吨,生产完成后还需要将它们从陆地转移到水下。“但是这些管道太重了,堪比‘辽宁号’航空母舰的重量。”张文森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起重设备能把这些管节吊起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应用科学方法进行操作,先将管节临时封闭,再让沉管四周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封闭船坞,然后往坞里面灌水,最终使它能够像潜艇一样漂浮起来,再横移至深坞区寄存。

  整个灌水过程需要70多个小时,员工们要时刻蹲守现场,检查管节是否存在渗漏,观察和监测船坞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坞门止水结构上,如果出现哪怕一点点破坏,就会发生类似于水坝坍塌的现象,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张文森说,因为处于水下,管节中十分闷热,空气也不流通。但是为了保证管节施工的安全质量,他们每次都要携带强光手电筒进入管节中排查。

  张文森(左二)和同事们在一起。本人供图

  实在困了、累了就坐在石头上眯一会儿,饿了就拿一块面包啃一啃。就这样,张文森和同事们持续奋斗了三天三夜,顺利地把管节从陆地转移到水下,并最终完成全程5.6公里的海底隧道沉管预制工作,在伶仃洋中“插入”连接“港珠澳”三地的“海底大动脉”。

  四海为家的游子:远离“小家”只为祖国“大家”

  工程领域的建设者经常四海为家,缺乏照顾家庭和陪伴亲人的时间。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七年时间里,张文森最忙的时候曾连续四个月待在岛上没有回过家。

  妻子怀孕期间,他因为忙于工程建设无法陪伴其左右。等到临产时,妻子给张文森打电话希望他马上回到身边。“她为了嫁给我从外地到我们老家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我能理解在这种关键时刻她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伴在身边的心情。”但是当时他因重要的工作无法抽身,只能安慰妻子说自己会尽早赶回去。

  等到第二天傍晚,张文森将手头工作忙完后,立马请假赶上最后一艘客船回到陆地,再转两趟高铁和一趟班车往老家赶。“我很想能够在孩子出生时的第一时间陪伴在她身边,特别希望能够立马出现在产房。”一直到第三天早上孩子出生的时候,张文森还在归家途中的大巴车上。

  通过电话得知孩子出生的消息,张文森内心十分激动,拖着行李直接奔向了医院。“她醒来就很生气地问我什么时候到的。”张文森说,自己赶到的时候妻子还处于麻醉状态,为了哄她开心,他只好说自己是看着她和孩子从产房出来的。“后来她还是知道了我并没有赶上孩子出生的时刻,心里还是有一些埋怨的”。

  作为祖国的工程建设者,张文森的工作地点并不十分稳定,可以说是四海为家。“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我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也帮不上什么忙。”为了照顾家庭,张文森的妻子辞去工作,独自在家照顾孩子。

  “就连当初结婚的整个准备过程都是她从里忙到外,我因为一直在工地上没办法做什么,直到婚礼的前一天才下岛赶去参加第二天的婚礼,第四天因为工作的关系又回到了岛上。”张文森说,妻子有时候也会抱怨,没有婚纱照,每次过节的时候丈夫都不在身边。“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开始慢慢地开始习惯和理解”。

  除了对妻子的愧疚,无法在孩子的成长期陪伴其左右,也是令张文森感到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大女儿晨颖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每天早上七点钟左右,他都会跟女儿通电话。“早餐要吃饱,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在学校要认真听讲。”张文森说,自己每次都会像个老人似的唠叨几句,但时间不会很长,“因为孩子有时候也会觉得烦”。

  张文森和家人的合影。本人供图

  无法像普通人一样享受家庭生活,陪伴孩子的成长,张文森觉得有些遗憾,“但是想到能够在全国各地为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就觉得所从事的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每次带家人出行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参建的项目,我都会很自豪地向他们介绍!”(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叶婉莹)

精彩推荐

  • 兰州市安宁区园林绿化工作迈向精细化人文化科学化(图) 兰州市安宁区园林绿化工作迈向精细化人文化科学化(图)
  • 国税开辟“绿色通道”           “山货大王”创业步入快车道 国税开辟“绿色通道” “山货大王”创业步入快车道
  • 今年甘肃省将投入6000万元 助力为民办实事助残扶贫康复项目(图) 今年甘肃省将投入6000万元 助力为民办实事助残扶贫康复项目(图)
  • 【陇人相】“兰州蓝”的守护者王国庆:喷雾抑尘 呵护蓝天 【陇人相】“兰州蓝”的守护者王国庆:喷雾抑尘 呵护蓝天
  • “云网融合 数智陇原——助力构建数字甘肃”发布会现场直播 “云网融合 数智陇原——助力构建数字甘肃”发布会现场直播
  • 兰州市民:路面现坑槽公交车难通行 市政:已抢修回填交通恢复正常 兰州市民:路面现坑槽公交车难通行 市政:已抢修回填交通恢复正常
  • 兰州公安交警部门设置安装文明礼让温馨提示牌 兰州公安交警部门设置安装文明礼让温馨提示牌
  • 2018兰州国际马拉松城关区体育文化嘉年华锅庄舞展演拉开帷幕 2018兰州国际马拉松城关区体育文化嘉年华锅庄舞展演拉开帷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2   兰州市城关区2018年新生入学地段划分范
3   图解 | 行走甘肃,请不要错过这些湖泊
4   唐仁健在庆阳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5   林铎在甘肃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6   2018年兰州市城关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
7   甘肃省公安厅联合多个单位开展打击和防
8   王正强先生铜像落成仪式在兰举行(组图
9   张伟文调研危化品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
10   2018年兰州城关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