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自力更生创列麦精神 看今朝传承生生不息
原标题:忆往昔自力更生创列麦精神看今朝传承生生不息
如今的列麦乡桑钦坝,是一片连着一片齐人高的北京杨林。中新网王禹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忆往昔自力更生创列麦精神看今朝传承生生不息
中新网山南5月13日电(王禹)站在列麦乡桑钦坝上放眼望去,是一片连着一片齐人高的北京杨林。尽管脚下的土地已难再见被耕种过的痕迹,但在一旁静静流淌着的幸福渠水和用石头垒砌而成的石墙,依然向人们诉说着五十年前在这片高原上诞生的感人事迹。
“隆子河谷细又长,就是不产粮,春天栽,秋天亡,到了冬天下灶膛,守着河儿落饥荒……”
列麦乡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曾经的这里山多地少,粮食产量低下。如何让乡亲们填饱肚子,是摆在时任公社党支部书记仁增旺杰面前一道棘手的问题。“不能再等了,要想吃饱饭,就得学大寨。”1966年,他振臂一呼,拉开了列麦乡群众“愚公移山”的序幕。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列麦公社由6个组组成,今年已经73岁的格桑顿旦在当时担任4组组长。他告诉记者:“当时的生产条件特别差,社员们有工具的用工具,没有工具的用双手,日日夜夜将荒地开垦出来。”
“荒一定要开,渠一定要修,一定要桑钦坝上长出庄稼来。”
在仁增旺杰的带领下,列麦乡人民以“不等不靠、不屈不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一年时间在海拔4200米的桑钦坝上,拣出近千立方的石头,磨坏一千多件犁头、十字镐和铁锨等,开垦出1100亩荒地。
想要在桑钦坝上种上粮食,必须解决农田引水灌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公社抽掉了七十多名突击队员上莫拉山安营扎寨,修建水渠。然而在蜿蜒曲折的渠道上,一堵“铜钹岩”挡住了前进的路。
如今的桑钦坝。中新网王禹摄
这块铜钹岩高6丈多,宽10余丈,上倚陡崖,下临深谷,是整个工程中最艰险的地段。困难面前,列麦乡群众没有退缩,他们找来绳子把自己悬在半空中打眼、放炮,然后一锹一铲清理碎石,艰难地前进。
为了纪念这气吞山河的壮举,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列麦乡群众决定把桑钦坝改名为“革命坝”,修建的水渠也命名为“幸福渠”。而这种艰苦创业,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伟大精神被定义为“列麦精神”。
自打仁增旺杰的女儿卓嘎记事开始,她的母亲就一直告诫她,父母辈已经打下这么好的基础,长大以后也必须要传承这种精神,保护好这个地方。在她看来,列麦精神对她最深的影响就是必须要靠自己的双手,尽最大的努力通过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列麦精神”纪念馆。中新网王禹摄
当记者走进“列麦精神”纪念馆,立刻感受到了馆内的每个角落处处呈现着“列麦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为生活而奋斗的感人内涵。这里不仅有上个世纪60年代列麦乡群众用过的各种开荒工具,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记者还详细了解了列麦乡群众为创造幸福生活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
然而,如今的革命坝却已难再见被耕种过的痕迹,为何曾经辛苦开垦的土地如今却变为了大片树林?
列麦乡党委书记陈代军告诉记者,2002年国家推行退耕还林政策,为响应国家号召,革命坝上的耕地变成了林地。截至目前林地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700多亩,甚至比当年仁增旺杰带领乡亲们开垦的土地面积还要多出近600亩。格桑顿旦老人也表示,退耕还林让乡里的生态环境更好了。
列麦乡小学学生。中新网王禹摄
尽管革命坝如今已经退耕还林,但这片土地依然将会为列麦乡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列麦乡副乡长周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更好的弘扬列麦精神,乡党委政府决定,按照一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计划逐步将革命坝打造成集生态体验、观光休闲、精神传承、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如今的革命坝,依然屹立着五十年前列麦乡人学习知识的夜校旧址,作为它的延续,列麦乡小学成为传承列麦精神的最佳平台。列麦乡小学的学生说:“我们会把‘列麦精神’融入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后无论走到那里,我们都是列麦精神的传承者。”
尽管光阴流逝,时代变迁,但“列麦精神”就像青藏高原上的一眼源泉,不停地“灌溉”一代又一代的西藏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列麦精神,也在薪火相传中愈发耀眼。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