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挑战并存 专家:陕西应抓住发展机遇
央广网西安5月13日消息 (记者 张佳琪 冯伟钰)2018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西电捷通诉索尼专利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索尼公司停止侵权,赔偿西电捷通共计910.34万元。此案也被业界称为“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第一案”。事实上,这样的困难与挑战只是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缩影。“陕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起步早,但也面临非常多的挑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莉莉表示,陕西应当充分利用资源,抓住发展机遇,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来助推国家整体战略。
西安国际港务区 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机遇与挑战并存
西电捷通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网络安全协议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2018年3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西电捷通诉索尼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专利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原判,判令索尼公司停止侵权,赔偿西电捷通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共计910.34万元。西电捷通诉索尼案也被业界称为“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第一案”。目前,西电捷通诉苹果公司专利侵权案仍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中。
在这两起专利侵权案中,索尼公司和苹果公司都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涉案专利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作出了维持涉案专利有效的结论。
西电捷通公司专利主管李毅介绍,一项网络安全协议技术产生收益大约是在10到15年之后,而专利有效期只有20年。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显得至关重要。一个现实的挑战是:全球范围内,ICT领域都是大企业滥用支配地位的重灾区,它们实施专利反向劫持,客大欺店问题比较突出。
对此,西电捷通公司副总经理黄振海表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我们坚持对大小企业、中外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立场。我们相信知识产权保护的力量!”
目前,西电捷通公司与全球70家产品品牌厂商签署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其中欧美日韩等国知名企业占近四成,涉及产品包括移动终端、物联网产品和工业设备等。
中欧班列
增加尝试发挥比较优势
在“一带一路”建设之路上,面临的挑战也是多领域的。
201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围绕中欧、中亚班列开行1000列的“小目标”,借鉴PPP模式,确定了“全面对接市场,一企一线”的运营思路,让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以承包运行线路的方式共同参与班列运营。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公司副总经理刘丹表示,目前,招商局集团、大陆桥公司、陆港多式联运公司等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在班列运营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全力促进班列加密开行,共同打造全新的物流枢纽节点。
“能够形成经贸合作需要有很大的需求、供给、互动,但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的发展规模、经济总量是较小,拉动力有限。”马莉莉表示,所以对于“长安号”来说还需在开通运行时连接更多的国家,包括跟鹿特丹、汉堡、德国等,这样也会产生更大的双边需求、供给的货流。
据悉,今年,西安又开行了西安至白俄罗斯、西安至俄罗斯、西安至伊朗(阿富汗)2条线路,中亚、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已达8条。
“另外农产品也有它独特的比较优势。”马莉莉表示,爱菊集团就在丝绸之路沿线建设中取得了跟企业发展、地区发展、国家发展达到协同效应的层次。“这是很大的进展。”
爱菊集团通过“长安号”运回的油脂 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目前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已经建成了一期30万吨的油脂加工,这个已经是在前年的投产了。”西安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表示,哈萨克斯坦政府特别重视这个项目。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一带一路”长安号的快车通道把哈萨克斯坦优质、天然的原材料以及加工的面粉、油脂运回国内。
“爱菊集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之所以可以走出去,因为爱菊集团一直在创造更好的粮油、探寻更好的粮源,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大了对外合作。”
百舸争流、百花齐放。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5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陕西省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多方面的挑战,陕西正努力发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新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着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
相关新闻
- 2018-05-13陆空运输齐发力 西安构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 2018-05-13陕西企业借力“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 西电捷通成领跑者
- 2018-05-12陕西各领域产业搭乘“一带一路”高速列车驶向国际舞台
- 2018-05-12激发内生动力 陕西借“一带一路”“东风”打造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