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格力量的精神指引
马克思崇尚自由思考、善于独立分析,治学尤为严谨。他常引用自己青年时代的哲学导师黑格尔的一句话:“即使是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要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足见他对自由思想的推崇。但马克思的随性思考并不缺少严谨的求证。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讲究方法。他提出一个问题时,总是力求简短,然后用较长的解释来说明它”;“马克思是一位严格的修辞家,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他“竭力主张语言纯洁,有时达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在马克思看来,研究“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楚问题。”
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二十来页文章,他在图书馆翻遍了英国和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1893年2月恩格斯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介绍马克思在50年代独自埋头制定剩余价值理论时说,“在他没有完全弄清这一理论的所有结论以前,他坚决拒绝发表关于这一理论的任何材料”。拉法格也回忆马克思曾对他说,“宁愿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研究应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论从事哪一种科学研究,都不应该为这种研究会得出什么结果而操心”;另一方面,研究也不能回避现实实践,不能做书斋学问,“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绝不应放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他实事求是地对待科学研究的原则立场,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提倡的,非常值得我们坚持。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转而研究经济学,到1867年3月底写成《资本论》第一卷,期间经过了近25年,读了1500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摘录和笔记。为了研究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历史,他在近50岁的时候还学习俄文,但半年后他已能津津有味阅读俄国诗人和散文家的著作了。他抱定“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的信条,总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仅语言方面,就能用德、法、英三国文字写作,能通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这一直为世人所惊叹。透过生平的治学经历、学术态度和身后所遗留下来的足以令每一个人感到震撼的大量著作文献,可以说,马克思就是近现代以来学人的楷模和典范。
为人善良、胸怀坦荡
纵观马克思一生,他关爱底层、同情弱者,并切实付出行动的善心善举,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早年《莱茵报》时期,针对林木盗窃和葡萄农等事件,他挺身而出为农民撰文维权辩护。他同情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痛斥权贵们欺压穷苦人的行为。正如格姆科夫所说的“他的心为贫民阶级而跳动”。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悲悯,对马克思来说,更像是个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马克思对个别人故意装穷装病来欺诈人的行为十分愤怒,他认为利用人类的同情和悲悯是一件极其卑鄙的事情,“但是不管行乞的人脸上多么明显地暴露出是在欺诈,只要手里抱着一个眼泪汪汪的孩子,马克思就肯定上当。他受不了孩子那哀怜的目光。体力衰弱和无依无靠往往激起他深切的怜悯和同情”。“好几次路过贫民区时,马克思突然从我们身边走开去抚摸那衣衫褴褛坐在门边孩子的头发,并把一便士或半便士钱塞进他的小手”。然而,与对待穷苦人的慷慨所不同的是,他对自己却常常是很节俭,“在英国,雪茄很贵,他总是挑比较便宜的买,”所以,“马克思抽的烟,他的朋友们是不敢尝试的”。
马克思曾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在资本主义旧社会里,光靠个人的良心发现并不足以改变大多数人陷于悲惨的境地。他意识到,除了使一个人具备知识而习成美德并变得乐善好施之外,更应当去通过现实物质利益的实践,在切实的革命行动中改变绝大部分人的悲惨处境。因此,马克思更沉心于探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无产阶级寻求革命与解放的科学路径。在他看来,“将精力投入不切实际的美好未来创想,会分散现实生活中前行的注意力,就像有些人一生都在构思一部伟大的小说,却从来没有动笔写过一个字。”而将“那些投入中在畅想美好未来中的精力,如果用在政治斗争中将会更有成效。”马克思“将注意力从未来的美好幻想转移到枯燥的现实工作,但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丰富多彩的未来。他对过去的看法比很多思想家都更为忧郁,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很多思想家相比都更具希望”。他之所以“更为忧郁”,是因为他更为同情弱者、更能设身处地为贫苦者考虑;他之所以更具希望,是因为他真正找到了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而不会变为空想。
马克思对待家庭和生活总是怀带着热情、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论从年轻时写给家里的信,还是后来和家人的关系,都足以察见马克思是一个热爱家庭和生活的人。尽管因专注于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常使这个家庭陷于窘迫,不得不靠朋友接济,但无论做父亲还是丈夫,他都尽职尽责,充满浓情爱意。这些良好的家庭美德和生活态度,值得今天我们年轻一代学习。
马克思有着宽广的胸襟。他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他最喜欢的名言之一就是“为人类工作”。中学毕业,他就表达了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认为“以此为职业,重担就不会能把我们压倒”;“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从24岁到去世,马克思一直服从并献身于他的理想,这种理想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他的同时代的人认识到了他的伟大,种种遗留下来的材料毫无疑义地证实了这一点”。他去世了,没有遗嘱,也没有国籍,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在当下的中国,怎样对待和评价马克思,不仅是一种学识,更是一种涵养。单凭他一生为大多数人谋幸福而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就应该铭记他。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确,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成功”的。因为他时常处在颠沛流离的“漂”中,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经济来源,没有资产没有存款只有成堆的书籍和手稿,且因为困苦和疾病,四个儿女前后先离他而去……然而,如若把这些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看,马克思的一生却是最成功的。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17岁时的理想,颠覆了人们对人间世界的态度,“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进程”,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21世纪的今天,恰巧印证了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所说的:“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备注:本文部分内容摘编自作者2013年撰写的纪念马克思诞辰195周年的文章,原文刊发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相关新闻
- 2018-05-07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重温马克思眼中的伦敦地标
- 2018-05-07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未来
- 2018-05-07你好,这位是马克思,了解一下
- 2018-05-07音频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生动幽默成“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