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担当与情怀的集中体现——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但这一重要思想实际上在此之前就开始形成、不断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和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这是习近平同志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用智慧、担当、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红线,那就是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习近平同志能够始终用智慧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正是因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所以习近平同志能够始终用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以习近平同志能够始终用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用智慧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习近平同志以其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高屋建瓴,审时度势,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比如,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改革进行到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专题中,习近平同志就如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深刻阐述,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再如,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在“坚定文化自信”专题中着力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为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用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习近平同志以超凡的魄力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直面重大风险、重大挑战、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时代风采。“将改革进行到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等专题,无不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的担当精神。比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针对一些人称反腐影响经济发展,习近平同志说:“我看天塌不下来。”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为反腐败斗争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而且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用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习近平同志以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世界人民的深厚感情,着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作贡献。他以其思想理论的高度、观察视野的广度、战略思维的深度、说理论证的力度、话语体系的温度,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天下情怀。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中,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中,习近平同志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回答了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博大的天下情怀。
(作者为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 2018年04月10日07版)
相关新闻
- 2018-04-05在清明追思中升华家国情怀
- 2018-04-05在清明追思中升华家国情怀
- 2018-03-23曹卫洲:谈归国学子的家国情怀
- 2018-03-15习近平民生"金句"里的爱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