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根书大师杨玉冰:经济搭台 文化唱戏 根固文脉传承匠人之心
原标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根书大师杨玉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根固文脉传承匠人之心

根书,多半取材自高山杜鹃根创作而成,既有传统根艺的艺术精华,也有传统书法的神韵美感,更有立体艺术效果。一套成熟的根书作品,需要经过选材、拼版、烘干、去皮、抛光、打磨、着色上漆等38道工序,用艺术的手法拼接成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作品。图为根书作品《鹿》。

现年65岁的杨玉冰,无疑是根书艺术的集大成者。他自小书香浸润,谙熟中国书法。上世纪80年代初,担任小学校长的杨玉冰业余的爱好就是钟情花草盆景。一次料理自己小花园的时候,杨玉冰无意中挖到了一枝形似小鹿的树根。他按图索骥,用另外找寻的一枝像鹤的树根,制作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鹿鹤同春”。图为根书作品《寿》。

1986年,杨玉冰首批根艺作品以展销的形式面世。卖出的第一件作品《鹿鹤同春》居然卖到了38元钱,这在当时相当于作为小学校长的杨玉冰一个月的工资。为了专心致力于根艺研发,杨玉冰辞去校长之职,勇敢地把脚步迈向了根艺根书的世界。图为根书作品《舞》。

促使杨玉冰正式醉心于根书创作的,还有另外一件机缘巧合之事。一位老主顾台湾商人曾先生,想用全根雕的器具,打造成都第一座装饰奇特的茶楼。他找到杨玉冰商量,想在茶楼全方位地应用根雕艺术作品。给茶楼做的十几个牌匾,整整耗费了杨玉冰两个多月的功夫,开业的现场,人们对茶楼的装修赞叹不已,那十几个用根书做成的牌匾,成了当天众目聚焦的亮点。图为根书作品《福》。

经过几年的摸索,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杨玉冰开始推出自己的根书艺术作品。他被中国文化部乡土艺术协会评为“中国乡土艺术大师”,根书作品荣获中国根艺界最高奖——刘开渠根艺金牌奖及艺术界众多奖项,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农业博物馆、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收藏,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党政要人。图为台湾星云大师收藏杨玉冰根书作品。
相关新闻
- 2018-04-01【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门外汉”变“首席技师”:新时代“王进喜”的进化论
- 2018-04-01【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国产飞机冲上云霄背后的“螺丝钉”
- 2018-04-01【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车工“龙一刀”的“微米”时代
- 2018-03-31【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中国根书第一人”杨玉冰:半载独创根之舞,只为把根留住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